分享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标准:写一首不押韵的诗—— 湖畔诗话之二

 默默7qrvsleytp 2022-08-13 发布于上海


罗兰朗诵《在抗日烽火中》

 工坊导言 

这是标准新诗讨论第十期。作者对“标准”的问题的讨论是从“非标准”切入的。——写一首不押韵的诗,其实现在许多人写诗都不押韵,犹如分行不用标点那么随意。但为什么时不时的还要把“新诗写作要不要押韵”的问题提出来呢?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押韵不一定写成好诗,不押韵未必不能写出好诗;反之亦然:押韵和不押韵都能写出好诗。那好诗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欢迎大家继续讨论。这里欢迎不成熟的意见,谁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当成唯一的真理。欢迎!欢迎!
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 写一首不押韵的诗





诗人简介:自诩21世纪中国的唐吉坷德,奔波都市与乡村之间,行走坎坷和失意人生。此生不算完美, 庆幸活着有缪斯一路作伴,深信死后灵魂有安顿之处。写诗半个多世纪,作诗千余首嫌少。回首看,方觉汗颜;细掂量,大半报废。唯有《午夜星空》激情犹在,《独木舟》令人无憾;《草本多情一百首》只待一朝分娩。偶尔获奖,纯属阴差阳错,有几首用心的,但无缘大雅之堂;写一首随意的,却被人赞美有嘉。天意难违,坦荡坦然。

写一首不押韵的诗

—— 湖畔诗话之二

文 /戴仁毅(上海)

我曾经羡慕多产的诗人,没隔几年就能出版一本诗集。这些诗人脑子敏捷活络,出手也快,隔三差五就挥洒出一首诗来,诗句不押韵,诗行散文化且没有节奏感,思维散漫,感觉不到诗核,语境缺乏新意,读过之后,常一无所获,令人不敢恭维。我也曾尝试写过一点不押韵的诗,但没有很好坚持。不押韵的诗也发表过一点,但大都忘了,只有一首至今记忆犹新:
无标题抒情诗(三首选一)
他微笑着谈论一幕悲剧
轻松得似在花园里散步
那幕悲剧仿佛发生在远古时代
发生在缥缈天国
现代人的血热得快冷得也快
一些人该笑的时候却哭了
一些人该哭的时候却笑了
这首七行诗发表在三十年前,谈不上优秀,而今重温总觉得没有过时,不押韵,尚可回味。
一首既押韵又有节奏的诗(含旧体诗),虽然形式上符合诗歌的一部分基本要求,但也不一定能成为一首好诗,这里面还牵涉到诗歌的意境、思想内容、通感、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当然,写一首不押韵的诗,也偶尔可以成为一首好诗,但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它的意境和节奏、表现手法必须具有全新的独到之处,让人感觉到内在韵律的跳动。近读到诗人芒克的一首不押韵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觉得有回味有可取之处: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新诗一百余年,诗坛几乎还在纠结新诗究竟是否还需要押韵,这个浅显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定论,看到一些不押韵不讲究节奏韵律的诗还获得了诗坛权威给予评定的大奖,弄得我一时也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不过冷静之后,我觉得要为自己的摇摆不停来梳理一下,写一首不押韵的好诗,必须要有一个前提,要有一定碰撞冲击力、要意象物象具备,还须富含内在的节奏和张力,又便于记诵,以引发读者共鸣,其难度究竟在哪里?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有其必需的元素。被隶属韵文的诗歌,其中押韵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并非目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清诗都是讲究押韵的。自胡适以来的新诗,也大都是讲究押韵的,不过自由多了。如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诗大都押韵,也较为宽松。如他的一首《再别康桥》,二十八行诗句却用了五个韵,读上去流畅自然,这首诗能够流传成为经典绝非偶然,除了意境清新,诗句优美之外,押韵、节奏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当然,新诗不押韵也是有的,且沦为时尚,这些年来越演越烈,每天成千上万,如同洪水滚滚而来,但被读者记住传诵的能有几首?
从历代许多优秀的诗词中不难看出几乎所有被传诵的作品也是讲究押韵、音律(节奏)的,当然,成为经典或家喻户晓的诗歌,也离不开非常重要的元素即诗的意境、思想感情、诗句凝练、表现手法等因素。美学大师朱光潜在他的《诗论》中提到过关于韵的起源,他说“诗歌在原始时代都与乐舞并行,它的韵是为点明一个乐调或是一段舞步的停顿所必需的,同时,韵也把几段音节维系成为整体,免致涣散。”朱光潜的许多论点对于诗歌创作很有启发。我创作发表的诗歌由于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基本上大都是讲究押韵。从一首十来行的短诗到二百行的抒情长诗,力求一韵到底。如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短诗《直谒叶圣陶墓》,开头四句:“先生的慧眼还在于死后/找一块清净地/听小桥流水/奏一曲归去来兮......最后三句:“魂牵民族危亡/几番风风雨雨/死后才获真正的安息”。诗句平实,力求不见雕琢痕迹,因为押韵,读上去也算朗朗上口。又如三年前被清华大学出版社录用并制作成朗诵视频播放的一首近二百行的抒情长诗《我是长江岸边的纤夫》,尝试过一韵到底,长诗要做到一韵到底有一定难度,但为了朗诵效果,力求奔放流畅, 我也算用力了。长诗一韵到底要做到贴切自然,避免生硬拼凑,在旁人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我也是苦吟。我的感受是如果押韵得当,会有利于诗句的昂扬顿挫和节奏感,有利于朗诵的气势情感发挥。在此之前发表的组诗或短诗也大都是一韵到底,又如《午夜星空》《记忆之船》《倾听贝多芬》《水乡肖像》等等,这些诗因为受到押韵的“索缚”,也避免了跳一支没有节奏没有韵脚的舞蹈。这是我写诗的一个追求。


多年来我也曾关注过火爆的流行歌曲,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不仅意境上写得出神入化,在歌词的韵律上都讲究押韵。歌词从广义上说也是一首诗,一首可以传唱的诗。印象较深的如《涛声依旧》《吻别》《千万次地问》等等,不仅歌词写得优美有意境,在押韵上也丝毫不含糊。这些讲究押韵的歌词配上优美的音乐,加上歌星的演绎,于是,张开翅翼飞进了千家万户。由此推想,一首歌假如没有较为完美的歌词且不押韵,能被大众欣赏回味吗?再说一首诗,在没有优美音乐的烘托,没有歌手演绎的境况下,要被读者接受并喜欢,处境确实很严峻残酷。读者往往是最好的诗评家,假如他在枯燥的单一的文字面前能继续读下去,说明这首诗还有看点;假如他看了几行就滑过去了,说明什么呢?因素很多。不要责怪读者不懂诗,不要认为读者喜新厌旧爱挑剔,即便诗人名气大,押韵很好,诗句华丽,节奏也把握不错,如果脱离现实、意境不新,照样不受欢迎,而况是一首不押韵的诗!
   2022.7.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