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离我们最近的“文物”,但是因为流传久远,我们容易误解它的意思。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容易“用错”“认错”的成语,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99%被误解的成语 差强人意 空穴来风 文不加点 鬼斧神工 一言九鼎 不足为训 训孩子可能是家常便饭, 看上去不像成语的成语 惨绿少年 我脑子里的惨绿少年, 只有一个名字,就是—— 绿巨人,真的又惨又绿啊! 但这个“惨”通“黪”, 其实是指色彩暗淡, 成语中形容的是穿着浅绿衣服的少年, 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这个词出自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 讲的是一个对自己儿子没什么信心的母亲。 儿子初当户部侍郎,她觉得: “你这个本事,身在高位,恐怕出事。” 于是儿子叫了同僚来家中做客, 母亲在后面偷偷看。 看完后,母亲说: “果然都不是什么好货色,放心了。” 但“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儿子说,是杜黄裳。 母亲判断: 这个人不一样,以后一定是位有名的卿相。 后来,杜果然成为唐朝宰相,潘母眼光毒辣啊。 【出处】唐《幽闲鼓吹》:“潘孟阳初为户部侍郎,太夫人忧惕, 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列,吾观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兔丝燕麦 看到这个词, 第一反应,“这是哪个牌子的燕麦片?” 我怎么没见过? 味道好不好? 其实,此「兔丝」为「菟丝」, 一种寄生的蔓草, 燕麦是指一种野生的麦。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一年生寄生草本。 菟丝有「丝」但不能织布, 燕麦有「麦」但不能食用, 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出处】语见《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五十四·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那我们顺便说一下「南箕北斗」, 箕和斗,都是星宿名, 一个像簸箕, 一个像古代盛酒的斗。 图源:台北天文馆 箕在南,斗在北, 然而它俩不能真的盛东西, 也是比喻有名无实。 琵琶别抱 看到这个词, 也是摸不着头脑。 琵琶!别抱! 琵琶有什么危险吗?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里有: “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其实这个“别”是指“另外”, 这里比喻的是妇女改嫁, 《延禧攻略》里也有这个梗。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尔晴 痴儿呆女 对不起,我一走眼, 看成了「痴呆儿女」。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卖痴呆词》: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 其实,在古代“痴”和“呆”是对小孩的爱称, “痴儿呆女”是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它和童言无忌、天真烂漫可以放在一起。 我想,这就像妈妈叫孩子: 我的臭臭、我的小傻瓜差不多吧。 【出处】宋·秦观《贺新郎》词:“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骨腾肉飞 不知道你什么感受, 我听到这个词就饿了, 脑子里都是这样的画面。 其实,这既不是锅中小火慢炖的感觉, 也不是爆炸现场血淋淋的场面, 而是形容奔驰迅速, 也形容神魂飘荡。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