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发布最新《2019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研究发现,71个城市活力中心的街道环境指数总体不高,平均为41.9分,其中北京市中关村、广州市天河路-体育东路和济南市山大北路排名前三。另外,济南市大观园排名也进入前十。仅有10个城市活力中心的街道环境指数得分超过了50分,说明即便在人流密集、商业发达的城市活力中心,步行环境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基本环境指数”的排行可发现,相对于其他几项指标,71个城市活力中心在三项基本指标上表现尚可,如果仅考虑行人是否有路可走,上海市九江路表现最佳。在具体的单项方面,尽管排名参差不一、难言规律,报告也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如南方城市活力中心在街道绿化/行道树这一单项上得分明显优于北方城市,该单项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7个属于南方城市,研究认为这或许与气候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直辖市的城市活力中心在街道环境指数上得分较高,整体领先于其他城市。 本期报告将街道环境指数与第三期报告的步行指数结合起来。研究认为,步行友好的街道不仅应有平整的铺装和遮荫的行道树,让市民行走时感到安全舒适,即“好走”;在街道两侧还应有商店、餐馆等便民服务设施,即“有趣”。 研究认为,基本所有城市活力中心的街道均满足了有趣的要求,但在好走方面却差强人意。在本次研究评价的12740条街道中,满分的“好走”的街道只有15条,均分布在城市主干道或次干道两侧。这些街道不仅宽度足够容纳包括步道、行道树、机非隔离、街道家具等设施,而且管理比其他街道更好,停车占道现象较少。零分街道多达1329条,主要分布在城市的支路中。 《2019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加强城市步行友好的相关政策和研究进展 1.1 中国各级政府愈加关注慢行交通 1.2 学术研究在街道步行环境评价技术与改进策略上稳步推进 1.3 社会各界积极探讨街道可步行性 第二章 城市活力中心步行友好性评价方法 2.1 评价范围 2.2 街道步行指数评价方法 2.3 街道环境指数评价方法 第三章 城市活力中心街道环境指数的评价结果 3.1 九项指标街道环境指数总分不高 3.2 三项指标街道基本环境指数得分尚可 3.3 单项指标得分参差不齐 3.4 其他发现:直辖市城市活力中心的得分较高 小结 第四章 街道步行指数与环境指数 4.1 街道步行指数和环境指数整体评价街道可步行性 4.2 城市活力中心的有趣与好走 4.3 最难走的街道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 (掌握权威研究报告,请登陆 useI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