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数据嘉年华:中国城市的Walk Score——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

 Cosy2001 2018-01-19


【UDU.ORG.CN】

嘉年华活动介绍请点击这里


城市数据嘉年华活动,今日推荐机构分享,欢迎大家点击阅读原文或长按识别二维码至机构页面下载相关PDF。


城市数据嘉年华推荐


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城市之间属性的比较评价,是一项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的工作,今日推荐的实践来自NRDC,推荐内容为NRDC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合作完成的《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基于街道促进步行的研究》


本报告以居民短途出行目的为出发点,参考国际上的Walk Score的方法,对中国地级及以上的287个城市建成区的所有正式街道进行评价, 报告还结合步行指数按“精明增长”原则的三个专题对城市的步行友好性做了进一步讨论。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NRDC拥有近500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以及约200万会员及支持者。自1970年成立以来,NRDC一直在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而进行不懈努力。NRDC在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哥斯达黎加、欧盟等国家及地区开展工作,并在中国的北京、美国的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以及蒙大拿州的波兹曼等地有常设办公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10月。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官方网站

http://


报告摘录:


快速的城镇化给中国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盘根错节的城市问题中,交通始终是一个核心领域,而步行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近几年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过去一年多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规划与政策包括: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城市建设中应“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强调了“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布局理念,要求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安全性,以加强自行车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同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等活动纳入大力发展的活动项目行列;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在“修补城市功能,提高环境品质”的意见中提出“改善出行条件”的要求,“鼓励城市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车出行”。


各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府的政策号召,也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支持步行环境的提升与慢行系统的建设。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出台了省或市级的政策及规划文件,将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本报告简要介绍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的做法。我们也对2016年以来的中文学术文章和社会团体的相关倡导活动作了综述。


本报告是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有关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的第三份报告,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副教授的团队合作完成。2014年8月的首份报告基于步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及相关政策四个维度,对35个中国大中城市主城区的步行性进行了评估;2016年1月的第二份报告对17个二、三线城市的街道作了评估,并介绍了五个城市加强步行友好性建设的案例。本次报告与前两期报告的视角不同,是以居民短途出行目的为出发点,参考国际上的Walk Score概念,对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实际建成区内所有正式街道加以评分。


评估结果:


本次的评估基于街道上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服务设施(如商店、餐馆、学校等,统称“兴趣点”)的种类、密度、步行距离半径等因素,为城市街道各路段能够促进步行出行之可能性赋予数值,在0到100之间,称为步行指数。兴趣点信息为大型地图网站2014年的公开数据。我们的评估显示,步行指数平均值在60分及以上的城市占95%,说明中国大多数城市总体“及格”。但是,虽然被测评城市中81%的城市都有一些步行指数达100分的路段,大多数城市也都有零分的路段,即那些路段没有步行可达到的兴趣点。


我们也按照城市行政级别和人口规模分别排列了城市的平均步行指数。在省会和副省级及以上的36座城市中,有12座城市得分在80分或以上,厦门得分最高,为83.3分。按人口规模分组比较时,市辖区人口在5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中,汕头得分最高,为83.9分。在126座中等城市中(市辖区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平均步行指数80分及以上的城市有27个,而在149座小城市中(市辖区人口100万以下),也有27座城市得分在80分及以上。


街道步行指数平均值70分及以上的省会、副省级以上城市

(厦门市,西安市,成都市,福州市,呼和浩特市......)


街道步行指数平均值超过80分的中等城市

(巴中市、贺州市、泸州市、钦州市、乐山市......)


街道步行指数平均值超过80分的小城市

(丽江市、丽水市、梅州市、遵义市、延安市......)


由于城市的各种街道功能不同,城市内各区域发展水平也有差异,所以步行指数平均值不能完全体现每个城市的准确情况。我们还审视了各城市的街道步行指数的标准差,即数据的集中程度。在本次评估中,街道步行指数标准差最小的是陕西省延安市,而且其平均步行指数也比较高,在80分以上,说明该市兴趣点的种类和数量分布较为均衡,路网密度不是太低,因此步行出行应该比较广泛。


总体而言,西部中小规模城市的平均步行指数普遍较高,我们认为与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这些城市很多受山地地形影响,限制了其城市的扩张,保留了较紧凑的空间布局,步行活跃的传统街道较多。希望西部城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能够充分体现低碳和绿色理念,避免将城市沦为汽车主导的天下。


专题讨论:


本报告从城市增长边界、土地混合利用、公交引导开发三个方面,讨论了“精明增长”倡导的这些原则如何帮助提高城市步行友好性。


城市增长边界限制蔓延,提升步行性:从我们评估的城市案例能够看出,空间连续发展、拥有清晰建成区边界的城市,平均步行指数都较高,街道上的兴趣点较多,促进步行和保持街道活力上更有优势。而边界模糊或碎片化的城市,其边缘区人口密度通常较低、没有足够丰富的公共设施及服务,难以鼓励步行。以广东省深圳市和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可以看出由于自然和行政两方面的约束都形成了清晰的城市边界,导致边界地区街道步行指数都相对较高。自2014年以来政府已开始进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试点工作,未来如何全面推进并严格实施值得期待。需要同时引导城市内部土地资源的精细化集约利用,进行填充式开发,加大建成区内的开发密度,对城市内部空间更加合理利用。


新城新区土地混合利用不够,影响步行性:新城新区的发展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围绕着居住和工业两方面。但是目前大部分新城新区功能较单一,设计上采用大街区、机动车主导的模式,建筑密度低,兴趣点稀少,道路的步行指数普遍较差。本报告分别举例说明了居住和工业两种功能的新城新区的用地粗放情况,并以苏州工业园的正面案例,说明了实现产城融合,土地混合利用对提升街道步行性的作用。


公交引导开发与步行友好相辅相成:在大容量公共交通(如轨道交通)沿线的站点周围,规划建设较高密度的混合开发,融合商业、休闲、居住、办公等功能,营造步行友好、人性化、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对加强城市宜居性、绿色出行有明显的正面影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为例,地铁沿线步行指数均较高,形成明显的“廊道效应”。又以南京和成都为例,显示在新城或次中心地区,许多步行指数高的路段都聚集在地铁站点周围。


微观观察:


因为步行指数是以出行目的为基础,根据兴趣点的种类和多寡获得的数值,所以数值高的路段并不必然是好走的道路。报告还通过街道尺度案例观察步行设施和步行环境。我们强调,步道平整、连贯、不被占用是街道步行友好的基本硬件条件;而方便安全的过街通路、一定的遮阳遮雨隔离机动车的设施、日常生活所需的“兴趣点“是街道步行友好的必要条件。通过介绍广州和北京的街道改造案例,我们建议,道路改造时,应首先把资源投入到那些步行指数高、但步行设施和步行环境差的路段,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步行设施已经良好、但活力较差的街道,需要逐步增加兴趣点,提高步行的安全性、目的性、趣味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过街通道、加强对步道占用的管理、调整隔离栅以减少行人绕路、增加“街道家具”和微景观等措施,来提升街道对步行的吸引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