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闹(上篇)

 cat1208 2019-09-03

这个故事不同于传统的哪吒闹海故事,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哪吒闹海,不如说是龙王海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不是哪吒,而是李靖。在其他故事中,李靖总是一个板着脸看起来很不高兴但是又父爱如山的刻板形象。但我希望他开心一点,至少心态轻松一些,这样能够换个视角讲这个传统的故事。

一、商朝的秩序

商朝末年,李靖是陈塘关第一聪明人,他在陈塘关已经做了二十年总兵。陈塘关靠近东海,所以大概是如今的江浙沪包邮区,又因为那个时期的浙江省几乎还不在商朝势力范围内,而上海所在的三角洲也尚未因泥沙冲积而形成,所以陈塘关只能在江苏。当然,进一步来说,苏北海岸靠着的是黄海,所以陈塘关如果在江苏境内,那就必须在苏南。后来敖广要纠结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的时候,苏北的黄海龙王最开始还因为与苏南的东海龙王不合,而拒绝发兵。

这个故事里面还有龙这种生物,故事的后续情节中还有神仙,因此我们就不得不去构画一个能够把这些元素都涵括进去的秩序体系。故事中未出场的元始天尊就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在主席台上对着演讲稿,扶着眼镜框,神情严肃地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秩序!”纣王在朝歌的朝堂上也喜欢这么讲。可以看出来领导们都喜欢秩序,如果我写好了这个故事,领导一读,发现里面所有的人物都在一种没有秩序的环境中生活,那领导就会皱眉头,然后要求我必须在故事里面设置一个检查委员会,然后再设个巡视机构,又考虑到对这些检查工作者和巡视工作者也要监督,所以就得建立举报制度;但是故事中的人物又不能瞎举报,所以对于举报人还得另外设立一套造谣追责制度。总之环环相套,最终必须要形成一种每个人都可能被问责到的秩序。

考虑到领导可能会提出这些要求,我就得自己先对自己进行严格的审查,首先给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们搭建一个秩序出来。

商朝末年,有一个领导叫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天界的领导,而天界又是世界的首都,人间、地狱、海洋、空气、外太空都受天界的领导,所以元始天尊就是全世界的领导。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经济纠纷越来越普遍,信访群众也越来越多,曾经还有群众堵过元始天尊的办公室门口,这大大妨碍了我们所追求的秩序,所以就不能让群众们找到天界的入口。但是元始天尊作为领导,必须是一位亲民的领导,不让他接触到广大群众,这会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起初我觉得这是扯胡话,根本不管元始天尊的感受,直接把它和群众彻底隔离了起来,结果没过几个月就发现这样不行——元始天尊因为没有接触群众的机会,整个神穷得饭都吃不上了。所以还是不能把他和人间隔离开来。

元始天尊与凡人接触得多了,凡人们就开始琢磨他真名到底叫什么。凡人们当然不可能知道答案的,相应地,知道这个答案的人都不是凡人。

李靖是在陈塘关的档案室看到元始天尊真名的。那是他上任的第七年,一天有一只海鸥衔着一卷帛飞到总兵府,李靖从海鸥那里接过帛一看,是敖广写的照会。

“按照《蓬莱岛条约》中元始天尊的决定,东海龙宫龙太子成年前必须前往陈塘关进行为期一个暑假的交流学习。兹介绍龙长子囚牛赴贵处,东海龙王敖广请商朝军政机关对其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李靖于是去档案室去翻阅《蓬莱岛条约》,发现相关条文中记载着“经研究决定,龙宫需将适龄龙太子质押给商朝以保证其按期缴纳土地出让金”。

李靖从这个条约里面发现了两个真相:第一,虽然海洋归龙族统治,但是基于海洋法公约,大陆架是归商朝的,而龙宫又建在大陆架上面,所以商朝就把四海龙王给告了,说龙宫是违建,必须限期拆除。龙宫也是百口莫辩,最后在元始天尊的裁断下,判令龙宫要向商朝交土地出让金,分两万年还清,交土地出让金的方式一般就是交鱼虾,但是得商朝派渔民下海打渔才能兑现。

条约草案一出,海洋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游行,鱼虾们纷纷谴责这是卖国条约,把鱼虾送上餐桌来换龙族的豪宅,无论如何必须要起义。当时鱼虾们已经游荡到龙宫附近,向龙宫吐泡泡。龙王一看,这还了得,我当了那么多年领导,哪里受过这种委屈!于是就派人去陆地上去招募党卫军。

应募的党卫军基本都是鲸这类哺乳动物,他们学会水底呼吸的技巧后,就浩浩荡荡地开进龙宫前,从头顶喷出高压水,把鱼虾们打得七零八散。后来鲸们没水了,鱼虾又重新聚集起来,声势更加浩大,于是龙王一狠心,就从深海调集了一批有坚硬甲壳的乌龟,排成队列直接从鱼虾身上压过去,反对的泡泡终于破光了。

但是这件事影响非常不好,我们说过,元始天尊是一个亲民的领导,当然不可能对龙王这种残害海底生物的行为表示支持。在最终版条约中,元始天尊命令龙族也需要和鱼虾一起轮流把本族成员送给商朝作为土地出让金。考虑到龙族是领导,总不能把领导给卖了啊,所以条约又做了一点变更,龙太子会以学习交流为名被质押给商朝,这一年鱼虾们就没必要贡献自己,所以渔民们就打不到什么鱼。在龙语中,把这种情况称为“厄尔尼诺”,翻译过来也就是“龙太子”;如果某些年份质押的是龙女,那就叫“拉尼娜”。

李靖发现的第二个真相是,派龙太子来商朝的事,条约中说的是“经研究决定”,而龙王的照会中说的是“按照元始天尊的决定”,于是李靖自然就得出结论,“研究”就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就叫研究。接着他就恍然大悟,想起来朝歌发来的各项文件中都经常提到“经研究决定”,现在他总算知道为什么这么写了——大王的权力是元始天尊授予的,大王的决定就是元始天尊的决定。

李靖是陈塘关第一聪明人,后世的人都评价他不是小聪明,而是大聪明。这二者的区别在于,有小聪明的人总想着利用自己智识上的优势来为自己牟利,他们学会了做蛋糕之后就自己在家偷偷摸摸地做,然后吃独食;而有大聪明的人则乐意把自己的智识分享给别人,最终使自己处于一种逍遥的状态,他们学会做蛋糕之后会积极地去普及蛋糕的做法,最后大家都会做蛋糕,蛋糕就不值钱了,可以随便买到廉价的蛋糕一饱口福还不用自己下厨。

李靖是大聪明,所以他就非常善意地把档案室里面所有涉及到元始天尊的表述都替换成了“研究“,这样凡人们就都知道了惊天的大秘密。改完档案室的资料还不够,他又把所有的公文和法令都改了过来。

我们知道,大聪明的人一般都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尊重领导。虽然他们聪明之后乐意把这种美德无差别地分享给所有人,但是当他们要分享给领导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首先,人们一般认为领导是聪明的,如果领导还要从李靖那里获得聪明,那是不是可以推断出领导原本就不够聪明?不够聪明的人又怎么有资格做领导?其次,在领导眼中,让大家变得聪明是自己的核心工作之一,所以他们喜欢通过训话、谈心、批评等方式使我们变聪明。如果其他人也要通过某种行为去“启发民智”,那就很有问题了——你是不是在间接指责领导工作不到位?如果民智需要你去启发,那你岂不是在污蔑大家都是弱智?大家都是弱智,那领导就是弱智的头目,你就是在侮辱领导!所以说,有大聪明的人很容易得罪领导。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李靖不仅有大聪明,还有大智慧,他当然懂这些道理,所以他就不会像布道士一样到处散播那些让领导不开心的话,不会去大张旗鼓地启发民智,而是选择默默地把各种纸面上的表达修正了过来。按理说元始天尊应该不知道在人间某个偏远地区发生的这种细微变化,可是李靖最终还是得罪了领导。

起因是朝歌方面很尊重领导,强烈要求在各地为元始天尊修一座御所,以便领导随时视察。领导当然是要拒绝的,他说现在人间很好,自己也派了很多巡视人员定期巡视,没必要自己再视察一遍。元始天尊是领导,纣王也是领导,最了解领导的人当然还是领导,所以纣王心里很清楚,巡视人员视察是只能看坏的一面,但领导视察是只能看好的一面,二者有天壤之别。于是纣王不顾领导反对,向各地下达了修建元始天尊御所的命令。

李靖的秘书收到命令后,知道总兵大人最近在各种文件中都把元始天尊修改为“研究”,于是为了李靖看着方便,就对公文直接做了修改,告诉李靖,朝歌方面要求我们修一个研究所。李靖接到这个命令很奇怪,不知道这个研究所到底是什么。

纣王是李靖的领导,所以李靖要琢磨纣王的意思,而李靖作为总兵,又是秘书的领导,所以秘书此时也想积极为领导分忧,于是他就建议李靖去昆仑山考察一番,看看研究所怎么建。

以上就是这个故事的秩序,我提了很多领导,实在是无奈之举,事实上在这个故事里面元始天尊和纣王两位领导都没有出现,但是没办法我们还是要提他们。这就像我们作报告的时候,明明一些领导不在场,但我们还是要提到他们的“精神”、“理论”和“思想”,仿佛没有这些缺席的东西,我们的工作就完全开展不下去。

我们再多提一点海里的情况。这个故事中有四个龙王,他们分别管辖着我们的四个海洋,并且在大陆架上建了龙宫。看起来龙王欠了商朝一大笔钱,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欠债的人一般霸道得像爷爷,而讨债的人往往累得像孙子,所以海洋生物对于陆地生物就天然地有一种地位优势。龙生九子,每个龙太子都不一样,这个故事中涉及到的龙太子一共有三个,我们后面会逐一介绍。

当然,我们现实中并没有龙,他们的物种起源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引子,第一个知道龙类前世今生的凡人就是李靖。

二、李靖去昆仑山考察

李靖在昆仑山见到了度厄真人。虽然生活在昆仑山中,但是度厄真人长得很有南方人的特点,脸比较短,但是显得宽,两个眼睛闪现着机灵的光,嘴巴有点微微往上翘,开口说话时就像传销组织一样具有煽动力。

“商汤革命是神州大地上第一次革命,我们说,革命,那就是出现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事情,但也会消亡历史上已经出现的事情。现在我们在主导的可以说是第二次革命,每一个加入进来的人都会享受到未来社会变革的福利。”

度厄真人一边说,一边看着李靖拿着本儿在那刷刷刷地记东西,可事实上李靖是在本子上写

“中午 牛肉面;

晚上 一把坚果加上巧克力面包

明天 中午 黄焖鸡米饭……”

李靖对于革命并没有太高的兴致,事实上商朝是以商汤革命起家,但是革命已经过去了太久,以至于一般人对于革命的记忆都趋于模糊,偶尔唱戏的时候有所演绎,也没那么真实——商汤单枪匹马突入夏军之中,两手拉起一个夏桀的将军,用力一撕就碎成两半。李靖原来在看这段戏的时候,点了他们老家的一种特产鱿鱼丝,商汤每撕裂一个夏将军,他就撕一块鱿鱼丝放嘴里,久而久之,李靖对于革命的记忆就是鱿鱼丝中弥漫的海的味道。

想到这里,李靖忽然抬起了头,盯着度厄真人的颧骨问:“您说到革命时,脑海中想到的是哪种食物?我猜应该不会是鱿鱼丝吧,因为您这里并不产鱿鱼。所以我觉得,每个人对革命的理解不一样。”

度厄真人一怔,继而好像陷入到一种灵修的高级阶段一样仰着头回答:“革命的味道啊,可能是烤兔肉。冒着孜然的香味,半焦的皮上还滋着油,我就那么一撕!香的嘞……”

“您在哪吃的?”

“西岐。”

“西岐?”

“没错,西岐。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得从商汤革命说起……”

“等等,为什么最近吃兔肉要从四百年前说起?”

“你先闭嘴,你听我说嘛。商汤革命为什么会成功,那是因为商汤神力过人。但是商汤为什么神力过人呢?因为他的祖先是契,契是……”

“您越说越远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简狄吃了玄鸟的蛋,然后就孵出来了契。所以商是玄鸟的后裔。”

“玄鸟是双头鹰吗?”

“不是,但是我们不用管它是什么,总之契一脉就是玄鸟变化的产物。”

“也就是妖精?”

“差不多。商汤革命成功之后,出现了大批妇女在野外搜罗鸟蛋吃。”

“因为都想革命?”

“没错,都想生下一个妖精儿子然后夺了商汤的鸟位。这样可不行,这样会天下大乱,所以商汤下了一个命令,除了契的后裔,谁都不能再变成妖精。”

“好的,我明白了,商朝成立之后就不允许动物成精了。但是在那之前已经成精的呢?比如,龙?”

度厄真人哈哈大笑,伸出手摸摸李靖的发髻,“龙不是成精,龙是黄帝发明的。”

“发明?”

“没错,用不同的动物肢体,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拼合到一起的,这不是仙术或妖术,而是人类的技术。这种技术因为一开始要在竹简上先刻画出龙的最终形态,所以也叫‘刻龙’。所以龙的存在是不违反商朝法律的。”

“啊,那有没有违反这条法律的?”

度厄真人打了个嗝,但其实他并没有吃东西,打嗝纯粹是因为他想起来在西岐吃烤兔肉的场面,“有啊,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你知道西伯侯姬昌有个儿子叫伯邑考,这个伯邑考有一天出去打猎,路过一座古堡,他进去之后发现古堡里面躺着一个公主。小伙子少不更事,淫性大发……”

“然后这公主是一个兔精?”

“不知道,但是他亲了这个公主一口,然后他变成兔子了。不是一只,还变成了三只。然后西伯侯就哭啊,像疯了一样每天求神拜佛,要各路神仙去给他儿子还魂。然后我就要了一只兔子,说可以还魂啊,但是还魂之前要先火化。”

“然后您就撒上孜然吃了?”

“可美味了好吗!”

说到这里,李靖忽然开始流口水,但是他又不好意思当着度厄真人的面去咽口水,于是口水在他嘴里不断堆积,最后嘴里装不下了,他只好把头往后仰,让一部分口水灌注到喉咙里。度厄真人看到李靖仰着头一言不发,还露出痛苦的表情,想到西伯侯和李靖也算是同事,说不定还有点交情,自己说了这些话可能对他不那么友好,心里有点愧疚感。

神仙和人类有一个通病,就是一愧疚就容易心甘情愿地付出。度厄真人严格来说不算神仙,他的称号是“真人”,顾名思义,他真的是人——就是因为这一类型的人实在太像神仙了,所以才在称号上对其本质进行强调,我们后来的人都知道,度厄真人、太乙真人这一类所谓的“真人”实际上都不是人,而是位列仙班,可见这种名称上的强调没有鸟用。

度厄真人一面是仙,一面是人,所以他就得承受双倍的愧疚,这种加倍的愧疚心使他把他最绝密的技术传授给了李靖而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吃了大亏。这件事充分证明了两面派的可悲,以及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的重要性,只可惜一些整天念叨这些话的人并不一定也能做到。

度厄真人对李靖说,他有魔术、仙术和科技术三种术可以传给李靖,让李靖拣。李靖表示,他是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研究院,所以才来昆仑山考察,度厄真人如果能告诉他研究院是什么,怎么建造,他就满足了。

“研究院啊,那你得学科技术。”李靖歪着头,腮上的肉往上挤压着眼睛,满是不解。“就是刻龙?”

“刻龙是科技术的一种,你学会了科技术,才能建研究院,具体你要研究什么,那得你学会科技术之后再决定,科技术可真是博大精深啊!”度厄真人叉着手,得意地望着李靖。

李靖在度厄真人那里学了一个月,终于把本朝的科技都学全了。毕业那天,度厄真人送给他两件礼物,一件是一份施工图,上面画着一座庙宇的骨骼结构。度厄真人把施工图交给他的时候说:“你使用刻龙术之前,要先按照图纸把研究院建好,否则会有血光之灾。”李靖听到度厄真人这么说,顿时怒气冲冲,揪着后者的领子说:“我不远千里到这来考察,还考察出血光之灾来了?”

度厄真人把李靖一把扔开,愤愤地骂:“我满足你建研究院的心愿,你还不乐意?”

接着是第二件礼物,一面旗子,正面写着“商汤科技”四个大字,反面上粘着一些镜片。

李靖看着这几个字发呆,不知道这面破幡有什么用处。度厄真人一眼就看穿了李靖的疑惑,“这个叫照妖幡,只消拿着幡的镜片面去照妖怪,妖怪隐身也好,变身也好,都会在镜中显出原本的模样。但是因为商朝建立以后动物就不能成精了,所以它已经几百年都没发挥照妖的作用了,偶尔有些巫师被质疑是妖怪,五花大绑地被一群人推到我这来,按着脸让幡去照,但最终幡上现出的都是人脸而非妖脸,久而久之,这幡就不叫‘照妖幡’,而改名为‘人脸识别幡’了,你此行下山凶多吉少……”

“我忍你很久了!一会血光之灾,一会凶多吉少,敢情我就不该上这昆仑山!”李靖手里攥着研究院的图纸,对着度厄真人吼起来。度厄真人缓缓拂去脸上的唾沫星,怒视李靖,“你走吧!你以后不要再来昆仑山了!”

商朝末年,李靖带着研究院的设计图纸和人脸识别幡下了昆仑山,等待他的是与东海龙族纠缠不清的火并,人们往往会把这种火并归因于哪吒的闹海,但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后来的故事中哪吒并没有闹成海,实际上他反而是东海龙族的大恩人才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