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SC2019 肿瘤心脏病学速递 | 肿瘤患者发生NSTEMI:介入治疗 vs 药物治疗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9-03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编译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刘彤 陈子良

背景

伴发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肿瘤患者常常因存在多种合并症而不宜行介入诊疗,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目的

该研究比较合并NSTEMI的肿瘤患者经OMT(最佳药物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或单独OMT治疗的结局,以确定与OS(总体生存率)相关的变量。

方法

纳入该研究中心所有从2016.3至2018.12诊断为NSTEMI的肿瘤患者,并依据NSTEMI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OMT+PCI治疗组和单独OMT治疗组。介入组进一步分为早期方案(自发作开始至PCI=72小时)或延迟方案(PCI>72小时)。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肿瘤病史,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生存率。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识别与OS相关的变量。

结果

研究共纳入201名患者,年龄68±11 岁, 其中136 (68%)名女性患者,中位OS为13个月,OS影响因素见表I。接受PCI的患者相比单独OMT的患者OS更佳(图1,p<0.0001),操作相关并发症并不严重(2名,1.85%)。

结论

对合并NSTEMI的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尤其在72小时内)与改善OS明显相关。非胸痛临床表现的患者临床上常常没有接受PCI,因而临床结局较差,此外,肿瘤活动期、胸部放射史、正在或既往化疗均与OS下降相关。

摘要号:P3629

刘彤教授 简介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教授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科研科科长

  • 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心房颤动诊疗中心副主任

  • 天津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

  • 首批天津市医学津门英才

  • 医学博士/博士后,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全国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 国际心电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起搏学组和房颤工作组委员

  • 中国心电学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务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肿瘤心脏病学-心闻速递系肿瘤心脏病网于2017年开展的专题。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彤教授团队推出的一档前沿文献速递,课件分享栏目。精选国际顶级期刊肿瘤心脏病领域的最新文献,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