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第一个问题的解析,请关注我,在我的历史文章里查看。)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享第二个问题,拼音的知识到底有哪些,我们怎么来教孩子。今天的文章干货很多,需要大家认真看哦!我还是以一个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给大家呈现今天的干货: 其实拼音的知识很多,但是在小学阶段,孩子只要掌握这些就可以了。这些序号表示的是重要程度,标记序号1的是需要孩子们重点且必须掌握的,考试时一定会考的。标记序号2的是需要孩子们了解的知识,考试时不一定会考。我们从第一个开始说起。 字母小学阶段需要孩子们掌握的字母一共47个,分为了声母和韵母。声母一共有23个,简单理解就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分别是: *zh ch sh r是翘舌音,也叫卷舌音(舌头要翘起来读); * z c s 是平舌音(舌头放平,不能卷起来)。 《汉语拼音方案》中放入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仅要求掌握24个即可。韵母简单理解就是发音不受阻碍的音。24个韵母分类: 记忆口诀: 老师建议:在家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多让孩子观察下形状,因为其中有很多字母容易弄混淆比如:b p d g q 都是圆圆的。平舌音和翘舌音也要多读多练。ang eng ing ong 都是长长的,a o e i u ü都是短短的等。 声调规则: 1.在一个音节中声调只有五种,没有其他。 2.二声和四声是容易出错的点,孩子经常会分不清楚,可以让孩子多观察下特点,用句子来举例。如: 二声惊讶音:啊,你就是佩奇啊? 四声感叹音:啊,天空真美呀! 3.轻声是不用加声调的,一般在称呼中用轻声,如:“姥姥”,“爸爸”这些词语中第二个字都用轻声。像一些带有“子”的词语也用轻声,如“窗子”、“桌子”等。 音节1.自成音节(零声母音节) 即没有声母只有韵母,直接读出韵母这个音节即可。 比如:耳朵的耳,棉袄的袄,海鸥的鸥这些音节都没有声母,只有韵母,所以叫零声母音节或自成音节。 老师建议: 1.零声母音节基本上以a o e 开头,且基本上都是韵母组成。 2.这部分内容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较少,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是最容易忽视的知识点,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强调自成音节这个概念。 2.双拼音节 只有声母和韵母以及声调帽组成的音节。 如:bāo=b+āo zhān=zh+ān 这些都是双拼音节。 3.三拼音节 声母、韵母、介母以及声调帽组成的音节。 如:jiāng=j+i+āng zh+u+āng=zhuāng *介母:只有i u ü这三个是介母,在音节中连接声母和韵母,放在音节的中间。 老师建议: 1. 音节这个概念经常容易被孩子记成有几个字母就是几个音节,这是特别容易弄错的概念。我们划分音节是按特点来的,并不是按几个字母来的,所以父母们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一定要清楚这些概念。2.三个介母容易让孩子产生疑问,介母这个概念只出现在三拼音节中。可以用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解,比如:声母j和韵母ang他们想交朋友,但是他们都不认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他们共同的朋友出来了,这个就是介母i,介绍声母和韵母认识,所以介母必须在声母和韵母中间介绍他们认识,这就是介母。他们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拼音节:jiāng。 4. 整体认读音节 是指直接认读的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分别是: zi ci si ri zhi chi shi ye yue yuan ying yu yin yun 其中zi ci si ri zhi chi shi 这些比较好记, 但是ye yue yuan ying yu yin yun 这些比较难,可以用一首打油诗来记忆,打油诗: 夜 月 圆, 鹰 遇 阴 云。 在一个夜晚,月亮圆圆的,有一只老鹰遇到了阴云,这样孩子记起来会比较轻松。 拼写在拼写这块,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淘气包: j q x y真淘气,见到鱼泡就戳去,戳去鱼泡还念ü。在一些音节中,带有ü的要注意,写的时候要写成u,但是读的时候要读成ü。 例:ju (拘)、que(确)、qun(群) 2.带有“i”的音节。 韵母i上需加声调时,i上面的一点要省略不写。例:lì (丽)、nín (您) 3.标调规则: 在音节中会遇到让孩子标记声调帽的情况,很多孩子都知道声调帽只能给韵母戴,但是有时候音节中是复韵母,比如bei,这个时候有的孩子就分不清楚给谁加了,有个口诀可以帮助孩子记忆: 有a先找a,没a 找o e , i u并列标在后。 比如:pá(爬) bēi(背) zhuì(坠)你看,背会了口诀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是不是简单了很多呢? 查字典这部分内容要求孩子熟练掌握查字典这项技能,在家可以多实践。 1.方法: 部首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 笔画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 1)先找到大写字母; 2)再找到音节所对应的页码; 3)然后去查找对应的汉字,切记如果本页没有就往后翻字典。 音变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这些内容了解即可,考试一般不会考。 1、轻声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但在词与句子里多音节常常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常见的轻声情况有: (1)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例:妹妹、奶奶、爷爷、尝尝、走走 (2)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孩子、馒头、尾巴、桃子 (3)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呢、吧、呀、哇、嘛、哩”等要读轻声。 例:好吧、来呀、是啊、谁呀、好嘛 (4)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着、了、过、的、地、得”等也要读轻声。 例:他的、热得很、看过、活了、愉快地 2,、儿化 韵母er同其它韵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变为卷舌韵母的语言现象。 如:小猫儿、小孩儿、小球儿、金鱼儿、脸蛋儿、花儿 3、变调 两个音节相连而影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这也是一种音变。常见的变调有以下几种: (1)“一、不”的变调 “一”单独说时,要读成一声,书写的时候也写成一声。 在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前边要读成第四声; 在第四声的字的前边要读成第二声; 夹在词语中间要读成轻声。 例:一双、一瓶、一匹(非四声前) 一定(四声前) 说一说(轻声) (2)“不”的变调 “不”单独说时读四声。 在一声、二声和第三声的字前边时,要读成第四声; 在第四声的字的前面读第二声; 夹在中间时,也要读轻声。 例: 不高、不来、不好(非四声前) 不是(四声前) 行不行 此部分内容让孩子了解即可,千万不可死记硬背,可以在读书时遇到了给孩子强调一下即可。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方法都是根据老师们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简单高效,父母们可以在家试试哦,好的学习方法,胜过千百次的机械重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