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993) 一种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骨强度取决于骨密度与骨质量。(2001)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骨折90%由骨质疏松引起!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所以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疼痛: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那么,得了骨质疏松症该怎么办呢,请看下一集~ 来源: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一科 任荣 配图: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