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精英眼中,穷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 为了证明这一想法,女博士卧底底层,就想看看穷人是如何自甘堕落的。女博士格外自信:“只要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努力,人就能够从底层爬出,不会像其他人那般永远四脚朝天、永远捉襟见肘。” 女博士是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是真正的社会精英人士。 如此优秀的人身处底层后并没有按照她的预期发展。不管是做什么,哪怕每一份工作都是行业内薪资最高。她都绝望发现,“如果你在底层,就算忙到吐血,依旧翻不了身”。对,这就是现实,一个跟成功学完全背道而驰的现实,必须接受。 卧底的容身之处 条件不怎样,房子没有空调、电扇、纱窗就算了,空间还特别狭小,别说做饭了,就连多余活动的空间都没有。即使这样的破房子,房租都要500美金,几乎要占开销的大头。看看周围的邻居,他们看上去早就对糟糕的居住环境麻木了,早已经习惯。 有人说,有地方住就不错了,总比流落街头强。是的啊,有地方住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选择的权利。人只有居有定所,才能有不断向上的动力。 ![]()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清洁工。每天,女博士都要出入高档小区,在主人的监视中,跪着擦完地板。刷马桶时,即使要面对恶心的污渍,也要面不改色的刷,因为一旦被发现消极怠工,一天的工钱都会被扣光。 ![]() 生活的压迫,多少人宁可为高薪酬,放弃自己的尊严。就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说,这些可怜的人还在为生计奔波,哪里还有时间去考虑生活。是啊,生活好难啊。但我们必须坚持! ![]() 女博士另外一份工作是在大型连锁超市。“这么大的平台,应该会有一点的改变吧!”但现实却回了她一记耳光! ![]() 越大的平台,每个人的工作划分就越精细,想要晋升那简直堪比登天。每天女博士的事就是——把商品码放整齐。工作简单,不需要动一下脑筋,只需要重复一个动作长达十小时就够了。 ![]() 这种长时间机械式工作,让女博士完全变了一副模样,目光呆滞、双腿肿胀,大脑空洞,不光是她,就连她身边的同事也都变得麻木不仁,没有朝气。 ![]() 超低的工资、巨大的生活成本,只有下班后的兼职才能勉强生活。很多人做完兼职,回到家,都已是深夜。被掏空的身体根本无法去做其他事。 ![]() 这根本不是因为精英口中的目光短浅、没有恒心,而是时间与精力根本不允许。理货员的工作,让一位优秀的女博士发现,自己的成就并不只是因为努力。那些赚着最低薪酬的穷人们,他们的努力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精英,他们的智商、情商也并不低。 ![]() 只是因为没有机遇,不够幸运,他们的生活只是周而复始得重复着。很多社会精英,之所以能够成为佼佼者。除了自身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能有一个好的机遇,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去成长。 ![]() 因为穷,人变得目光短浅,根本没有为长远的打算。 ![]() 一个男厨师,为了能省几块钱的午餐的钱偷拿吃食,最后被扣了一天的工资。因为穷,人受了委屈,也只能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 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穷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贫瘠。有个建筑工人,因为脚受伤没钱吃抗生素,结果,伤口不断感染恶化,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了。连着几天没上班,老板把他开除了,假惺惺地说:“好好在家养病,身体要紧”。原本一两百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硬是拖成了重病,不得不花更多钱、造成更多损失。这就是现实。 ![]() 有人开豪车住豪车,有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的选择,可以去过任何一种想过的人生。在这个向知识型、专业型发展的社会里,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穷人很难能领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打破贫穷诅咒。 ![]() 这不是单单靠能吃苦就能改变的。希望所有人,都有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能够靠着学习阻断了贫困的诅咒。但不是所有穷人,都拥有一样的机会,有的人只是活着都已经拼劲了全力。对于这些人,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去苛责,因为我们都不曾经历过他们的人生,根本没有权利去批判别人。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只能去尊重。 ![]() 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大到给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小到给他们一个善意美好的微笑。有时候,我们能拥有这么多,也只不过是运气好了点、挫折少了点罢了。真的。 ![]() 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