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一无色三方结晶或菱形结晶或白色细小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咸,略苦。相对密度2.261。熔点306.8℃。易溶于水和液氨,溶于乙醇、甲醇,微溶于甘油和丙酮。易潮解,当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其潮解性大为增加。在380℃时开始分解,400~600℃时放出氮气和氧气,加热至700℃时放出一氧化氮,至775~865℃时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产生。为氧化剂,与有机物、硫黄等接触会燃烧和爆炸。 性状二无色或白色微带黄色菱形结晶,无臭、味咸、略苦,易潮解。相对密度2.261,熔点306.8℃,沸点380℃(分解为亚硝酸钠)。极易溶于水(冰水90%,热水160%),微溶于乙醇、甘油。10%的水溶液呈中性。在食物中、水中、胃肠道内,特别是在婴儿的胃肠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钠而具有较大的毒性。大白鼠经口LD501100~2000mg/kg,Adl 0~3.7mg/kg(以硝酸根离子计,FAO/WHO,1996)。 性状三无色柱状结晶,或白色细小结晶或粉末,允许带淡灰色淡黄色。无臭,味咸,略苦。相对密度2.26。熔点380℃。于潮湿空气中易潮解。易溶于水(90g/100m1)及甘油。微溶于乙醇(0.8%)。10%水溶液呈中性。高热时分解成亚硝酸钠。 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钠,从而起到亚硝酸对肉类的发色作用。对嫌气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状四参见工业硝酸钠。 所属类别一食品添加剂: 食用色素与护色剂: 护色剂(发色剂;固色剂) 所属类别二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l硝酸盐 所属类别三食品添加剂: 护色剂 用途与作用一是制造硝酸钾、矿山炸药、苦味酸、染料等的原料。制造染料中间体的硝化剂。玻璃工业用作生产各种玻璃及其制品的消泡剂、脱色剂、澄清剂及氧化助熔剂。搪瓷工业用作氧化剂和助熔剂,用于配制珐琅粉。机械工业用作金属清洗剂,也用于配制黑色金属发蓝剂。冶金工业用作炼钢和铝合金热处理剂。轻工业用于制造香烟的助燃剂。医药工业用作青霉素的培养基。化肥工业用作适于酸性土壤的速效肥料,特别适用于块根作物,如甜菜和萝卜等。还用作熔融烧碱的脱色剂。 用途与作用二肉类发色剂;抗微生物剂;防腐剂。 用途与作用三硝酸钠也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发色剂。它在肉制品中由于细菌作用而还原成亚硝酸钠而起护色和抑菌的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0.5g/kg,残留量不得超过0.03g/kg。 用途与作用四肉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可防止肉类变质,并起调味作用。也用作抗微生物剂、防腐剂。 合成工艺与制法一吸收法 用相对密度为1.24~1.30的纯碱溶液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0.5%~1.5%NO和NO2混合气的尾气,中和液中NaNO3/NaNO2的含量可用尾气中N02/NO的比例来控制。 Na2CO3+NO+NO2→2NraNO2+CO2↑ Na2CO3+2NO2→NaNO2+NaNO3+CO2↑ 同时在中和液中加入硝酸,将NaNO2转化为NaNO3: 3NaNO2+2HNO3→3NaN03+H2O+2NO↑转化后的中和液用纯碱溶液中和至游离碱在0.3g/L以下,在132℃时吸收液蒸发浓缩,然后冷至75℃结晶,经分离、干燥即得产品。 复分解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粉碎的工业硫酸钠、50%~52%的硝酸钙溶液和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在50~55℃下搅拌反应3~4h;然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母液循环使用。 Ca(NO3)2+Na2SO4→2NaNO3+CaSO4↓ 合成工艺与制法二吸收法将稀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含NO+NO2 0.5%~1.5%)从吸收塔底通入,用相对密度为1.240~1.3、温度为25~60℃的纯碱溶液,从吸收塔的顶部淋下吸收气体中的氧化氮,得到中和液。将中和液送人转化器中,加入硝酸将亚硝酸钠转化成硝酸钠,转化反应温度维持在90~105℃,同时通人空气搅拌。转化后的溶液,用纯碱溶液中和游离酸,使碱度保持在0.3 g/L以下,在常压蒸发至溶液沸点达123~125℃为止,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硝酸钠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Na2CO3+NO+NO2→2NaNO2+CO2↑ Na2CO3+2NO2→NaNO2+NaNO3+CO2↑ 3NaNO2+2HNO3→3NaNO3+H2O+2NO↑ 反应过程放出的氧化氮气体,可返回硝酸生产系统,制造硝酸。 在硝酸镉、钴、镍、银等硝酸盐生产中,反应过程放出的氧化氮气体,工业上常用烧碱溶液吸收,因其吸收速度较快,得到的中和液,用于生产硝酸钠。 复分解法将50%~52%硝酸钙溶液和工业硫酸钠及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加入带搅拌的反应器中,在搅拌下于50~55℃进行反应3~4h,用真空过滤机滤去石膏,滤液再进一步过滤除去杂质,石膏用水洗涤后排出,洗水与滤液合并,一部分返回反应器稀释料浆,一部分送至蒸发浓缩,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硝酸钠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Ca(NO3)2+Na2SO4→2NaNO3+CaSO4↓ 直接提取法将钠硝石矿破碎至一定粒度,用淡水(或卤水)喷淋堆浸,得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卤水,经冷硝分离芒硝,把卤水送人盐田中进行日晒蒸发,待有钠硝矾(NaNO3·Na2SO4·H2O)晶体出现时,经过滤,副产氯化钠后的卤水,继续进行日晒蒸发,得到含有钠硝矾的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用一定量的卤水(或结晶母液)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硝酸钠成品。母液返回用于加热溶解半成品。 合成工艺与制法三转化法将亚硝酸钠浓母液和稀硝酸一同送人转化塔内,通过蒸汽加热和通入压缩空气进行搅拌,转化成硝酸钠溶液,然后加入纯碱溶液中和成微碱性硝酸钠溶液,再经净化、过滤,除去砷和重金属,然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食用硝酸钠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3NaNO2+2HNO3→3NaNO3+H2O+2NO↑ 合成工艺与制法四由硝酸生产中尾气用碱液吸收,经硝酸转化,再用碱液中和后蒸发、结晶、分离而得。 参考质量标准一国家标准GB 1891—1996
参考质量标准二国家标准GB/T 4553—93
参考质量标准三GB 1891—1996
硝酸钠价格(试剂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