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重点知识

 翔山 2019-09-04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的时候,我们从心理学角度上来分析的话,他们还停留在实物分析阶段。所有试图提高小朋友思维能力的教学都是错误的。比如说提到的,十以内的加减,最简单的方式仍然是通过摆小棒,或者利用手边的工具来进行,再不羁的方式,也是另用十个手指头来完成。这些粗略的方式,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思维得不到发展,但实际上有些家长在拔苗助长,你认为孩子的思维得不到发展的同时,如果你用不让孩子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孩子思维得不到发展。

在这里,我们从一年级的数的认识以及加减开始来熟悉一下。

对于加法,孩子的理解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可以按照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接着数出来,然后写出答案我想大部分家长发现了孩子对于加法的计算比较容易掌握,并且正确率也比较高,例子的话就不再举了。

对于减法,我想要提醒的就是,不要怕孩子利用了多个过程来计算最终的结果,比如说用9-3这一个题来演示的话,通常的状态下,孩子会首先找出九根小棒,或者数自己的九个手指头,然后在上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再数出三个,把它放在一边,最后再重新数一数,剩下的。这样的过程虽然显得非常繁琐,但是对于孩子,理解与记忆,甚至是发散性思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的完成思维过程特别对于孩子来讲。希望每个家长不要认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思考没有好处,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方式,慢慢的提高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数的组成。简单的讲,比如说六可以分成二和四。有的家长可能会感觉到,既然这样讲的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成六,可以分成四和二,有时候我们觉得这样一反一正的说法,太简单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简单,这两个答案对于孩子来讲是不同的答案,我们不要简单的让孩子来理解,既然能正着说,也能反着说。如果孩子在理解这种数的组成有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仍然是通过摆小棒或分手指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