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其标 | 我对人文摄影的一些想法

 太行森林 2019-09-04
编者

洪其标,笔名水木,上海人,尚未退休。喜欢摄影多年,对书法、绘画有着浓烈的兴趣。摄影、书法获过奖,参加过诸多影展、书展。以玩的心态快乐自己。

洪老师为人低调,号称是个害羞的人,但是作品经常被上海国际摄影沙龙“影像·艺术”选片老师看中,为此专门邀请他聊聊摄影。

我一直对卡蒂埃-布列松崇敬有加。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卡蒂埃-布列松在摄影领域创作了一种新的美学,后来他称之为“决定性瞬间”。这一美学包含两个要素。首先,照片的内容应该有意义:最好是人的境遇的见证;其次,必须以严格的布局来安排这一内容,形式、线条、结构、色调、对比,几何构造在这里同内容一样重要,并且与内容密不可分。(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院教授克劳德-库克曼)。

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对“人文摄影”的概括。第一,要有意义(即内容),第二,通过适当的形式,来呈现内容。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是形式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我玩摄影,也有些年头了。一开始是逮什么拍什么,后来渐渐地喜欢上了人文的题材,原因是“这张照片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我多以抓拍形式进行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少干扰、最好不去干扰拍摄对象。我可以在构图、取景、用光时去表达我个人主观的观点与想法。但不会去影响我的拍摄对象,甚至让他们按照我的想法去配合拍摄。

一个好的人文摄影师,最好能让自己成为隐形人,在别人没有任何觉察时拍下你想要的画面,那样才确保拍摄对像不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不自然,从而影响到他(她)的表情,以及动作,以至于在画面里看到不真实的一面。

后期,是必须的,它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通过后期,可以更加强调作者的思想,更加突出作品的主题,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图片取自于西北藏地以及尼泊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