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 兰花不同姿态的画法 兰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会有千姿百态,如风中和雨中的兰叶等。在撇叶时要画出风吹的动势,叶须顺风倾斜,但要注意在倾斜中求变化。表现出其在雨中的下垂感,叶片的方向要在一致中求变化。 【倒垂的叶子】 1 用小号狼毫笔,蘸取浓墨,干湿适度,自根部勾勒下垂的叶片。 2 倒垂的叶片呈现翻折之感,勾画第二片兰叶要有一翻、二翻、三翻的表现。 3 用顺笔法勾出第三片叶片,叶片与第一、第二片叶片交汇形成“凤眼”。 4 提笔自根部,中锋运笔,勾勒出翻转的叶片,叶片收笔留锋,长度不可太过平均。 5 蘸取浓墨继续添加叶片,起笔藏锋,运笔翻转。 6 在根部添加小叶片,丰富兰丛层次。叶片的走势均为向下,突出垂感。 【风中的叶子】 1 用小号狼毫笔蘸取浓墨,水分适中,用顺笔法勾画第一片叶片。 ![]() 2 自根部向上,勾画另一片叶子。根部紧凑,但不重叠。叶片交合形成“凤眼”。 ![]() 3 处理好叶子根部的位置关系,继续勾画叶片,叶片呈两两交叉的形态。 撇风中的叶子时,叶子要有顺风倾斜之感,倾斜中求变化,可有一两笔取反势。 风中的叶子由于受风力影响,叶片走向必须在大方向上一致。 ![]() 4 继续添加叶片,要注意用提顿翻转来营造叶片的灵活飘逸。 ![]() 5 为叶丛添加小叶片,叶片收笔要有留锋。 ![]() 兰叶组合的画法 通过前前面的学习,相信读者已经熟练掌握了兰叶的画法。进一步熟练掌握不同姿态的兰叶的表现技法。 【大小组合】 ![]() 1 用小号狼毫笔蘸取浓墨,中锋运笔,起笔藏锋勾画兰叶。 ![]() 2 落笔留锋,一波三折勾画出第一片兰叶。 落笔留锋一波三折勾画出第一片兰叶 ![]() 3 勾画出第二片兰叶,与第一片兰叶相交,构成“凤眼”。 主次叶根要分明,主叶根线条一般粗重,次叶根一般较细腻,次叶根依附主叶根而生。 ![]() 4 继续勾画叶片,注意收笔要有回锋之感。 初学者一定要注意画兰叶运笔宜慢不宜快,宜湿不宜干,墨色要有深浅对比。 ![]() 6 再蘸取浓墨,中锋运笔,在绘制好的叶丛的下方,绘制另一组叶片。 ![]() 5 添加些许短小叶片深化兰叶的层次变化 ![]() 7 灵活穿插叶片,注意叶片的形态各异,形成层次丰富的叶丛。 ![]() 8 蘸取淡墨,勾画兰花的根部。注意用笔的灵活,有提按、有转折。 大小叶片虽然都用浓墨勾画,但仍要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 ![]() ![]() 9根部的线条细密短小,呈现错乱之感。 ![]() 10参照上面的方法,勾画出另一丛兰叶的根部。 勾画叶丛的根部时,线条要连贯,运笔要有明显的提按转折,以表现根部的自然质感。 ![]() ![]() 【相向组合】 ![]() 1 选用一支小号狼毫笔,蘸取浓墨,从左往右中锋运笔,勾画叶片。 ![]() ![]() 2 继续绘制第二片叶片,叶片相交形成“凤眼”布局。 ![]() 3 勾画出一片弯折的叶片,起笔藏锋,提笔勾出螳螂肚,提笔按笔撇出鼠尾,笔势有力。 ![]() 4 继续添加叶片,叶片的长短、粗细相间。 一定要注意叶片的弯曲的弧度要丰富有变化、叶片粗细、虚实得当。 ![]() 5 在兰叶的根部添置几笔鼠尾叶,丰富叶丛。 ![]() 6 在叶丛下方采用逆笔法勾勒出第二丛叶片的主叶片。 ![]() 7 中锋运笔,根部藏锋,与主叶片交叉,逆笔画出另一片兰叶。 ![]() 8 参照前两步的方法,勾画叶片,注意第二丛与第一丛叶片的交叉汇合,不要产生凌乱无章法的局面。 第二丛叶片与第一丛叶片交汇而生,要注意分清叶片的主次以及叶片的分布规律,交叉进行绘制。 ![]() 9 继续深化叶丛,行笔速度宜快不宜慢,笔势有力,收笔留锋。 ![]() 10 适当地为叶丛添加一些小叶,丰富兰叶的层次,使兰叶看起来更茂盛。 ![]() 【相背组合】 ![]() 1 用小号狼毫笔蘸取浓墨,逆笔法中锋运笔勾画出第一片叶片。 ![]() 2 中锋运笔勾勒与第一片呈交叉的第二片兰叶。 ![]() 3 勾画第三片兰叶,叶子呈现两两相交的形态。 ![]() 4 自根部勾画出一片较细小的叶片,丰富叶丛的形态变化。 ![]() 5 参照上面的方法,继续添加叶片。 ![]() 6 在叶丛的根部添置出较小的鼠尾叶,用来丰富兰花叶丛的层次感。 ![]() 7 在叶丛中继续添置叶片,使叶丛看起来更饱满。 ![]() 8 采用顺笔法,在兰丛旁添加与之相对称的兰叶。 添置叶片时,既要注意叶丛根部的紧凑感,又要注意上部叶片交汇,错落有致,有章法可循。 ![]() 9 用同样笔法继续完善另一丛的叶片,注意叶丛的间隔不宜太远。 ![]() 10 用顺、逆法结合,进一步完善另一丛兰叶,使叶丛看起来更丰富。 ![]()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
|
来自: Lisa4yg2xq1fh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