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报有料 | 龙光地产】一年市值翻4倍,龙光地产到底发生了什么

 bfjbgm 2019-09-04

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380.HK)成立于1996年,2013年12月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余年深耕珠三角和两广,前瞻性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业务覆盖香港及深圳、广州、汕头、惠州、南宁、海口、成都等全国近20个重点城市。2018年公司手握1300亿可售货值,向660亿元的权益销售目标发起冲击。

增收更增利,龙光地产大步向前

龙光地产作为一家深耕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物业发展商,2017年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利好,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2017年,龙光地产实现营业收入276.9亿元,同比增长34.8%;毛利润为95.2亿元,同比增长45.1%,毛利润率较2016年再次提升2.5个百分点至34.4%;净利润为70.1亿元,同比增长34.8%;股东应占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45.4%。在行业增收不增利的大背景下,龙光地产规模与利润齐增长。

龙光地产利润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前瞻性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并通过并购和城市更新等措施,获得土地成本较低的资源。以2017年为例,公司通过招拍挂购得土地的平均价格为4086元,而2017年销售均价为17900元,公司坐拥大量优质土地储备,实现较大幅度溢价。截至2018年2月28日,公司已售待结转销售额达351亿元,高度锁定未来利润。随着溢价项目的结转,公司的利润率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图:2012-2017龙光地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

图:2012-2017龙光地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

二、公司加大投资力度,聚焦大湾区建设,紧握国家战略机遇

2017年,龙光地产继续坚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公司销售业绩保持强劲增长,实现合约销售额为43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2%,目标完成率为117%,超额完成目标。其中,深圳地区为公司主要业绩来源,2017年为公司贡献了174.3亿元销售额,占总销售金额的40.1%。除深圳外,大湾区其他区域也开始发力,2017年实现91.9亿元销售额,占比为21.2%,较去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整个大湾区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

图:2016年和2017年公司布局区域贡献销售额比重情况

备注:外环代表2017年,内环代表2016年

作为以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为本位的企业,龙光地产前瞻性战略布局及行业视野与中央战略规划不谋而合。2017年,公司继续高度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精确掌握国内外房地产不同周期节点,以多元化方式增加优质土地储备。2017年,龙光地产通过招拍挂方式新增项目21个,总建筑面积为56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8%,较去年大幅提升。在公司销售大好的情况下公司积极增加投资,改变以往较为保守的投资风格。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货值达5200亿元,为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

2018年,龙光地产计划推出逾30个全新项目,可售货值逾1300亿元,其中65%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2018年,中央明确提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带动区域内房地产长期繁荣。未来,龙光地产重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加大战略布局和区域深耕。同时,公司还将关注粤东、粤西等大湾区外溢城市,并择机进入长三角市场。

2018年龙光地产全年权益合约销售目标为660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超过50%。基于良好的国家战略机遇和丰富的优质土地储备,龙光地产有望进入新一轮销售规模高速增长期。

图:2013-2017年公司新增土地投资情况

财务稳健,获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龙光地产继续坚持审慎的财务策略,2017年通过多元化的境内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为集团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7年,公司净负债率为67.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5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1.4%。在公司大幅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公司仍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体现了公司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龙光地产优质的土地储备和稳健的财务指标,使公司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主要表现在公司的信用评级上调、融资成本下降和市值大幅提升三个方面。

2017年,龙光地产分别获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和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调升主体信用等级至AAA最高级评级。同时在融资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公司共发行11.06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5.125%-5.75%;公司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上年同期的6.1%下降至2017年底的5.8%。值得一提的是,从2017年年初至2018年3月,公司市值由161亿港币上升至600亿元港币,提升近4倍,股东资产实现大幅增值。

图:2013-2017年公司净负债率变化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