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HR都有一项考核: 居高难下的员工离职率 。我们时常抱怨公司薪资太低、福利跟不上,员工肯定留不住,将员工离职的责任推给企业和老板。 但如果只是这样,公司为什么给HR设立这样的考核指标呢? 要知道,一个员工离职的成本超乎你的想象。HR要做的不是抱怨和逃避责任,而是思考应对的措施。 一个员工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一般来说, 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财富》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 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0% ,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更纠结的是: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 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 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不控制离职率,留住人才,可能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HR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1】 员工的离职原因 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其实最真实的只有两点: 1、钱,没到位 2、心,委屈了 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 干得不爽! 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公司有多烂、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 仔细想想,真是人性本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定要乐于反省: 优秀的人才为什么要跟着你混? 【2】 带团队做好这8条 (1)授人以鱼:给员工养家糊口的钱; (2)授人以渔:教会员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 (3)授人以欲: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让员工树立自己的目标; (4)授人以娱:把快乐带到工作中,让员工获得幸福; (5)授人以愚:告诉团队做事情扎实、稳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径和投机取巧; (6)授人以遇:给予创造团队成长、学习、发展的机遇,成就人生; (7)授人以誉:帮助团队成员获得精神层面的赞誉,为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而战,光宗耀祖; (8)授人以宇:上升到灵魂层次,顿悟宇宙运行智慧,乐享不惑人生 。 【3】 怎么样留住人才? 必须给员工4个机会: 做事的机会,赚钱的机会,成长的机会,发展的机会! 必须经营员工4个感觉:目标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 总结成一句话: 对员工好,好到他们想要留下来。 挺高的境界。 这句话是维珍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说的,这厮是一个花花公子,老嬉皮士。不过,这种“浑不吝”的人却往往能说出金子般的句子。 员工如果是一个好苗子,公司就需要不遗余力地浇灌他,希望他茁壮成长。 公司留住员工的方式也在逐渐增多,期权、股权等工具日渐成熟。现在企业里重要的矛盾就是,“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与公司供给之间的矛盾。” 一个好企业,要满足员工的马斯诺需求,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才能真正留住员工。 我们再聊聊德鲁克,他老人家的话,放在现在仍然很有意义。 德鲁克说,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 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的人,面对人性中的善,人性中的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很多人把管理当成一种工具,认为管理是用来操控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要让工作有结果,就必须操纵控制工作者的行为。这一条,是德鲁克坚决不同意的。 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个人的责任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领导力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所以,我想理查德·布兰森与德鲁克的话是相契合的,他本身就表达出一种很强的善意。如果没有善意的激发,而是一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无论怎么做,都是一个死结。 只有栽培员工,对员工好,好到可以激发员工内心的善意,才能留住人,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