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多年来,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沿海地区多次发生了海獭神秘死亡的事件。后来,科学家经过鉴定之后才发现它们是因为感染了弓形虫这种细胞内寄生虫而患上了弓形虫病,最终引起死亡。要知道,一般只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才会感染弓形虫,如鸡、鸭、猪、牛、猫、狗等家禽家畜和家养宠物,此外人和飞鸟也会感染。那么,作为一种海洋哺乳动物,海獭是如何感染弓形虫的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20多年,直到最近,科学家才找到背后的根本原因。 图:生活在美国加州沿海的海獭,喜欢结群生活,它们会“手拉手”在海面上休息,防止顺着水流飘走。 海獭海獭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距海岸线几百米之内的水域,喜欢以鱼类、贝类、海胆、螃蟹等为食,毛发致密,喜欢漂浮在海面上休息、进食。由于过度捕猎、环境破坏、食物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海獭已经成了濒危物种。 海獭共有3个亚种,生活在加州沿海的海獭也叫加州海獭,是加州的标志性野生动物,一度在2000年时仅剩下1700只左右,到2016年时数量增长到3000多只,但依旧十分稀少。因此,保护加州海獭是美国相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 图:加州海獭妈妈和海獭宝宝在海面休息。 揭开谜底,找到“真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学院野生动物健康中心与加州鱼类和野生动物部的科学家,针对加州海岸的海獭因感染弓形虫而发病死亡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期间共对1998年到2015年期间超过100只感染弓形虫病而死亡的海獭进行了病理学分析。此外,由于海獭生活的水域距离海岸线较近,因此便于科学家进行密切观察,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 最后,科学家通过比较寄生在海獭和生活在附近的短尾猫、家猫(包括流浪猫)等猫科动物体内的弓形虫的遗传数据以及观察到的海獭的生活习性,确定了致病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联系:向海獭传播弓形虫的“真凶”,正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猫科动物。 图:短尾猫,美国数量最多的野生猫科动物,属于猞猁属。 那么,猫科动物是如何把弓形虫传播到海洋里的呢?要知道,家猫、短尾猫等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寄生虫发育为成虫时或者经历其性成熟时期所寄生的宿主),弓形虫寄生在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形成囊合子随着粪便一起排出来。 当其他动物误食这些粪便或被这些粪便感染的食物时,囊合子就会在其体内发育成包囊,最后导致全身感染。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猫科动物外,弓形虫只能够在其他动物体内进行无性生殖,不会向外界传播后代。 研究发现,加州沿岸的猫科动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向生活在海中的海獭传播弓形虫: (1)猫科动物的粪便经由潮水、雨水、河流等途径进入海洋,导致海獭直接误食。 (2)海洋蜗牛吃掉了猫科动物粪便,然后海獭又吃掉了海洋蜗牛,最终导致发病。 图:一只加州海獭躺在海面上进食。 弓形虫的囊合子生命力较强,并不能被雨水等有效杀死,因此最终可以感染海獭。科学家发现,有许多海獭因此感染了弓形虫,但发病死亡的仅在一小部分。此项研究结果标志着科学家首次确定猫科动物通过传播弓形虫最终导致海洋野生动物患上致命疾病(但是,猫科动物并不是传播弓形虫的唯一途径,食用了生肉或半熟的肉的人或动物也可能感染)。 可能还有其他威胁此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凯伦·夏皮罗认为:虽然目前仅在海獭中发现感染弓形虫的现象,但猫科动物可能也会向其他海洋野生动物传播弓形虫;此外,或许还有许多其他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从陆地被冲到海洋,但是目前人们还不是很清楚。 研究结果说明,猫科动物的粪便给海獭这种濒危野生动物造成了较大威胁,因此,正确处理猫科动物的粪便是保护海獭以及其他潜在的可能感染弓形虫的海洋动物的关键。科学家呼吁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不要把家猫的粪便随意丢弃,减少其粪便流入河流和海洋的机会。而对于生活在加州海岸附近的流浪猫和短尾猫,科学家就不能提出更好建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