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气欲尽的人,什么样?走路时有三个特点

 六六花 2019-09-04

本文理论依据:《黄帝内经·素问》、《中医基础理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你聊一件事情,这就是人在肾气欲尽的时候,有什么表现。

其实,对于生死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恐惧,也满怀好奇。人生无常,生死无常。如果我们能预知关于生死的一些事情,该有多好。

其实,祖国传统医学里面,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论述。我拿出来,和您一同分享,增长见识。

具体说来,肾气欲尽的人,走路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就是走路震颤摇摆。

《黄帝内经》中《素问》里面有一句话:“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就是说,骨头,作为髓之府,如果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者在行走的时候左右摇摆、震颤,说明骨之精气衰绝。肾,主骨。故而骨精气衰绝,意味着肾中精气的严重亏虚。

我不知道你见过走路震颤摇摆的人没有。作为中医人,我常常见。这就是在一些高龄老人,他们的腿脚,在八九十岁的时候,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后,走路的时候必须扶墙,每走一步都踉跄颤抖,似乎要跌倒一般。六七十岁的老人,你几乎看不到这种现象,只有高龄老人,你才能看到。

这样的老人,说句实在话,下一步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卧床了。他们肾中的精气,所剩无多。

第二个,走路的时候屈膝弓腰。

同样是《黄帝内经·素问》,我们可以看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就是说,膝盖作为筋之府,如果不能弯曲自如了,走路的时候屈膝弓腰,说明我们的筋骨已经衰疲了。

我们的肝,属木,藏血。我们的肾,属水,藏精。中医讲,精能生血,水能涵木。所以肝肾两脏,有密切关系。肾精不足,则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则肝木失养。所以我们身体的筋骨,在肝肾不足的时候,就会亏虚失用。因此,当我们走路的时候膝盖不能屈伸自如,必须弓腰的时候,说明我们的肾精、肝血已经严重不足了。

其实,这个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你可以观察路边上行走的老太太、凡屈膝、弓腰者,大多有肝肾衰疲之象。说句老实话,他们的肾精肾气,已经不足了,生命进入风烛残年。

第三个,走路的时候不能挺胸抬头。

依然是《黄帝内经·素问》,我们可以看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就是说,我们的头,作为精明之府,如果总是低垂着,说明精神衰疲不足。而后背,作为心胸之府,如果挺不直,肩膀斜垂,说明心肺之气不足。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头。肾主藏精,精能生髓,脑为髓海。故而,通过头部,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肾气盛衰。肾气盛的人,走路也好,平时生活也好,会喜欢把头抬起来,胸脯挺起来,十分有气色。肾气不足的人,喜欢低头,或者感觉头部沉重,颈部无力。这个现象,如果您在医院工作,在病房里可以看到。很多病情严重的人,或者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即便是休息,也会把头低垂下来。

所以,肾气不足的人,在走路的时候,往往容易弯腰低头。一个老人,如果走路的时候还能把胸膛听起来,那就是寿征,是好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