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墨兮,孤独的阅读者联合创始人、现任孤独的阅读者 CEO。最擅长的事情是逆风翻盘,最喜欢做的是 Carry 全场。其余的...简历太长经历太多,来日方长慢慢了解。You mustn't be afraid to dream a little bigger。【思坦特刊·如何做一个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姑娘】系列来自公众号:「英雌时代」。 (点击图片,直达《勇敢带节奏,这场我 Carry !》)(前几篇文章主要集中在事业和学业上,最后这篇我们以亲密关系为例展开。但原则在各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请各位自行举一反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所有人特别是女性集体感染了安全感缺失症。上中学的时候,课间买早餐、放学回家、参加校园活动,姑娘们都必须找个人一起去,更有甚者连上厕所都得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大学毕业以后,身边几乎所有的单身女性都惶惶不可终日,每逢佳节或亲友结婚等,就恨不得一头钻进地缝里,生怕别人对自己投来关怀单身狗的同情目光。好不容易遇到个喜欢的人,稍有情动就期待着和对方长长久久,生怕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男人拿她当炮友,她拿男人当男友;男人拿她当女友,她拿男人当老公;男人拿她当老婆,她拿男人当全世界。 朋友要每天在一起,几个月不联系仿佛就不再是牢固的友情。爱人要每天黏着,少听一句我爱你,日子就立刻变得不好过。工作要有稳定保障,哪怕牺牲一点儿创造高价值的机会。 对人对事长时间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必然会愈发迁就他人的喜恶。而每一次迁就都会变成一次投入,因为禀赋效应的存在,这些投入会进一步加重我们患得患失的状态,从而变得更加迁就,最终失去自身框架。当然我必须再次澄清,我并没有任何煽动大家去和周围环境正面反抗的意思,尽管我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喜欢正面突破而非逃避问题,但这种正面突破指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战略思路。如果是战术上在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强行正面突破,我们在游戏世界里将此类行为定义为——送人头。 一、单一幸福定义的舆论压力 我个人认为将女人的幸福完全等同于拥有甜蜜爱情和美好家庭这一观点,是父权社会男性为保障自身统治地位,惧怕女性抢夺资源而设下的圈套。试想一下,如果男人的成功更多体现在事业上,而女人的成功却被绑架于婚恋关系中,那么最直接的结果有两个:一、男人有能力自己获得幸福,而女人必须依靠男人才能获得幸福;二、女人会因为忙于追求一半因素由男人决定的婚恋关系而无暇顾及对于财富资源和文化资源方面的争夺,从而使得男性的竞争压力大幅削减。 女性一直被冠以付出者和等待者的标签,且付出了有收获才算成功,等待了有结果才算幸福。读了那么多书讲了那么多道理,可是各种情感博主一发力,歌颂几句岁月静好的小确幸,许多人立刻缴械投降,完全逃不过对爱情和归宿的依赖。徐静蕾拍出过多少好作品无人关心,催着她结婚的人倒是能排成长队。杨幂十年时间从小演员到娱乐圈大咖的披荆斩棘之路无人问津,跟刘恺威离个婚却要被媒体扣上一顶生活悲苦的帽子。且不说其他人,即使是在孤阅内部,我发个朋友圈站出来替广大呆萌的理工男说几句好话,就必然有人留言关心我的终身大事。当然我很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心,但我亲手设计的二零一九版燎原学院,我主导推进的快速习语产品化,哪一桩哪一件不比这件事更值得被关注?  我并不是说爱情不重要,并且我十分支持甚至万分鼓励各位姑娘们要认真学习打理爱情的方法。但爱情和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绝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去定义一个女人的幸福。我经常独自一人前去参加各种闺蜜的婚礼。当然其中原因并非没人陪我去,而是我认为参加闺蜜的婚礼是对一个出现在我生活中的男人相当高级的认可,他必须拿出百分百让我喜欢的吸引力和喜欢我的诚意才能获得。因此,「我们一起去」不是我对他的需要,而是我给他的奖励。去年十月我刚刚遭遇一点儿感情变故,可当时恰逢我的挚友婚礼。大概是强心脏的形象在外树立久了,一起参加婚礼的朋友们甚至没有任何想要照顾我的感受而让我刻意回避的意思,她们甚至拉着我冲到台上抢到了新娘捧花。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个人在五星级酒店的落地窗前看江景,走遍大街小巷吃火锅,在温暖精致的咖啡厅里写文章,在王者荣耀音乐会的现场和可爱的召唤师们一起大声唱五月天的《干杯》。我之所以不喜欢对外明说自己的恋情问题,是因为我既不想在甜蜜时被祝福,也不想在变故时被同情。因为这些生活里的调味品,其作用无非是增加每一天的滋味,酸甜苦辣都是有趣的个人体验。无论你以为我该有多悲伤或多幸福,抱歉都让你失望了。我生活中百分之九十幸福感的获得源泉,都能自己掌控不需要他人主导。说的再直白一点儿,当我们自身有运行良好的事业、有清晰明确的生活规划、有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是否还需要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来彰显价值?是否还需要一个高学历的男人来彰显能力? 至于“春节亲朋天团”,说句实在话我很好奇他们的动机。为什么总是和事业受阻但婚姻甜美的女人谈论女人能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又为什么总是和事业顺利只是暂时未婚的姑娘谈论嫁人的必要性?想必有人看到这里一定会疑惑,那如果我遇到自己的真爱该怎么办呢?无论你遇到谁,都应该起码具备一种强者心态。几乎所有人都摔过一个名为「伤害」的大坑,包括我在内。但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我们受到的并不是实质伤害,比如身体遭遇物理侵犯、财务或人身自由遭受损失等。如果发生上述伤害,最佳解决办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除此之外,大多数时候我们受到的伤害,是一种心灵上或者说感受上的损伤。我并不否认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但如果仅仅因为他人行为而导致的受伤和脆弱,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你允许对方伤害你。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压抑和禁锢,恰恰成为了这些「伤害感」的温床。我想用一件时至今日都还充满争议的话题举例——性经验丰富的女性是否应该在道德上被认为是低等的?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对此问题持肯定回答,则一段感情的结束势必让你感受到的损失更大。我经常和朋友们开玩笑说,有时候我明明感觉是自己占了人家小伙子的便宜,却被逻辑混乱的七嘴八舌们说成受害者,为此我的内心对人家小伙子深表愧疚。对不足够喜欢的人大胆说不,没有必要迁就。对足够喜欢的人大胆享受,没有必要算计。当然前提是必须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受损害。 我并不想替任何男人辩护,但我始终认为,他人之所以能刺伤我们,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柔弱的心脏摆在他面前并默许着他的伤害。我有一个闺蜜,男友莫名其妙和她提分手,没有任何解释和铺垫。姑娘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了他一眼说:「好吧,知道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每天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把之前谈恋爱时各种没时间做的事情全部安排进日程逐一搞定,还拉着另外几个小姐妹跑去塞班岛潜水,当时我因工作繁忙错过了此次旅行,十分后悔。十几天之后她的前男友给我打电话说:「她这是几个意思?她是不是根本就不在乎我?这怎么一分手她反而更开心了呢?!」我看着他那个怂样,没好气地问他:「难不成我们女人分手以后只能整日以泪洗面,孤苦伶仃地坐在男人家门前祈求一点怜爱?」后来据说此人当真回去找我的闺蜜求复合,闺蜜睡了他几次以后表示用户体验已经下滑,就主动分手开始新生活了。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和这个姑娘说前男友主动联系我想见面。她问了一句:「好睡么?」我想了一下点点头,她说那就有空可以见。我当时看着她云淡风轻说着这句话的模样,笑的一口水喷在了屏幕上。 经常有情感博主教导姑娘们如何矜持,如何憋着恋爱三个月内不能与男人发生关系。这句话其实并非没道理,但我们是不是在蒙头执行前问一句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抱着「一旦发生关系,我就是你的人」或者「我把什么都给你了,你不能不要我」这种弱者心态。你当真以为这种弱者心态暴露出来的需求感不会被对方捕捉到么?如果你的状态根本跳不出这个禁锢,当然憋着他越久越好。因为这种弱者心态会让你在发生关系后即刻变得患得患失,无条件付出。此处必须补充一点,如果一个男人介意女性的过往经历,我给你的建议是离他远点儿。你们琢磨一下这种介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害怕比较。害怕比较的原因是什么?比不过。好了,咱们点到为止。(我今天肯定会掉粉,但我又不怕失去你。)弱者心态的典型体现就是需要有人对自己负责任。男人也好女人也罢,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体不应该只对自己负责任吗?更大的困惑是我到现在都不太理解什么叫作对某人「负责任」。和你结婚然后不离不弃?不爱了还必须因为负责任而勉强维系的婚姻,本质上就是对自由的屠杀。而想要对方负责任,无非是要一个懒惰也能获得收益的保障。我懒的进步,我懒的学习,我懒的成长,但无论我如何懒惰,如何丧失吸引力,你都必须爱我,必须支付我的生活,因为这是你的责任。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头脑中的大象》。这本书中满满的负能量色彩告诉我们,人类很多时候做事的动机和他们嘴上说的动机根本南辕北辙,更多时候嘴上说出来的动机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人格看起来更加高尚而经过多次粉饰。要他人负责任的动机当真是因为深爱,还是为了满足各种自己懒得搞定还想要的需求?如果是前者,我恐怕更有效的方式是让自己保持可爱。也许有些人的确可以抱着弱者心态,乖巧地跟在别人身后,享受命运的眷顾过完不算太差的一生。我们对此毫无异议,因为长达几十年的索然无味和一眼能看到边的可能性,就是生命给予这些人的最大惩罚。没有安全感的本质原因是弱,无论是心态弱还是实力弱,总之一个字——弱!而实力羸弱的原因也很简单,没有行动力。如果所有对自己的美好期许仅仅停留在期许,也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人或事上。没有行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做不到该做的,其二是忍不住不该做的。忍耐本身也是行动力的体现。 做不到该做的原因有很多,首要是我在曾经的文章里多次讲过的不确定性问题。简单描述就是因为无法确定事情发展的结果从而无法专心致志。如果这一点实在难以克服,可以先从一些做到则必然会有收获的事情着手,我把该方法称为无损路径。举个例子,假设现在你看似有两种方法能够获得职场晋升的机会,其一是赞美领导,其二是提高工作能力。第一个方法可能会产生捷径,但我建议你选择方法二。原因一,方法二虽然看似简单,说几句话即可。但实际上你说什么和怎么说本身就是个难题。原因二,如果领导换人或者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方法一的所有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原因三,方法二具有普遍适用性。该「无损路劲」也同样适用于亲密关系。比如你的情感关系受到了威胁,该怎么办?大部分人接下来的操作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冲动有余,行动不足。争吵、嘶吼、癞皮狗、祈求、理论、解释...全部没用。即使换来对方一时心软,只要问题和威胁还在,东窗再事发就是早晚的事。唯一可行思路就是换个新剧本,用段位更高的新角色对他完成二次吸引。不过有个现实状况各位必须认清,物种内部竞争才是物种进化的真正原因,人类文明中源源不断的辉煌成就并不是为了和大猩猩一决高下。因此零和游戏才是人进步的驱动力,所以要么一决高下,要么换个战场。但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用理性规划出到达目标的无损路径,接下来就是比拼执行力的时候了。 杏仁核和大脑皮层是一对经常同时出现的概念,极不严谨地简单讲,杏仁核主导情绪,大脑皮层主导理智。比如深夜睡前面对一块美味的蛋糕,杏仁核会告诉你:「吃吧快吃,蛋糕超好吃。」而大脑皮层会对你说:「住口胖子,你的腰已经够粗了!」究其根本,「害怕失去」是一种情绪,感觉被伤害也是一种情绪。而受到情绪绑架导致的不良行为,会在心理上进一步降低自我价值感,从而陷入更深的惶恐中。尽管涉及他人隐私,但我还是想隐去一切姓名,给各位讲一个真实故事。我的一位男性朋友和前女友闹分手,谁料这位姑娘跑到他家门口大肆喊叫,一边打着夺命连环 Call 一边哭喊着「求求你把门打开」。后来这个男人慌乱中把她硬生生从楼道里推了出去,她宁可站在寒冬的夜晚里吹风也不回家,就堵在这男人家楼下等着。我相信作为一个已经年近三十的女性,当她冷静下来之后一定会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记忆这台摄像机会无休无止地提醒她当晚丑态百出的模样,而接下来她会因为这个降低自身价值的举动以更低的姿态面对这段已经几乎无可挽回的感情。 我们常说人的情感会影响行为,但却忘了实际上反向也有效果。我自己的诀窍是,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自己框定一个人设,然后以这个人设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我曾经和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样,患得患失、独立自主的能力很差,我也曾因为对未来的不安而不敢进取,因为对情感的不安而需要反复确认。但是大脑皮层告诉我,上述这些绝不能作为自己失误乃至失败的辩解,而是性格中必须大刀阔斧砍掉的毒瘤。当然了,在全新人设行事的初期必然有各种忍不住、受不了、扛不住的瞬间,但就像你打王者荣耀,王者们的关键技能就是经济落后机会不好时,绝不开团。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中间,我的王者小师父找我开黑。他选了自己最擅长的娜可露露打野,但开局对方就用 9 比 1 的压制态势把我们打蒙了。熟悉王者的人都知道,娜可露露是个相对前期的英雄,这个开局基本可以六分投降了。当我着急忙慌地冲上去团战时,小师父大喊你给我缩回塔里补兵线!队友骂他,他既不还口也不急于证明自己,只是一直四处偷野刷兵打钱。他说:「你只有一个任务,活着,并且在活着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塔守住。」好在我那把选的是嬴政,守塔对于我这个英雄来说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大概五六分钟后小师父点了一下「发起进攻」,我按照他的指示跟在坦克后面开大招消耗,他看准时机连招入场,然后用一个天秀四杀直接破了对面的高地塔。大概又过了三分钟,我们轻松实现逆风翻盘。这个系列写到这里,我已经把自己所有的心态和方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原则的意义在于它们适配各种场景、能在解决各类问题时提供思路。强框架作为立法系统,提供给我们对事对人的基本底线,保障自己不会任意被他人左右。强实力作为司法体系,保障自身框架的效性。而获得强实力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我害怕」、「我不敢」一类的娇气心态。当上述两点具备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撕掉他人框定在自己头上的标签和禁锢,勇敢拿 C 位,以自信和实力带飞全场。由于系列前几篇文章更多偏重于事业和学业方面,最后一篇选择以感情为例进行展开。但实际上最后一条原则也在其他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因为只有克服了患得患失的本性,才有可能不慌不忙地秀操作。如果把这个系列的文章浓缩成一句话,我想对你们也对自己说:顺风不浪,逆风不慌,有裂缝的生活才能透进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