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期刊编辑会怎么看你的论文标题

 skysun000001 2019-09-05

看文题是否相符

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所输出的语义内容应该和论文的内容一致。作者在创作时, 有时是先拟标题, 然后撰文;有时是先写论文正文, 然后拟标题;有时是先拟标题, 但在撰文之后又重新修改标题, 甚至使改后的标题与原拟标题完全不同。但不管在创制标题时怎样操作,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学术论文的标题必须反映论文的内容、主旨, 这是根本。也就是说, 学术论文标题都是依据论文的内容和主旨拟定的, 离开了内容与主旨,学术论文的标题便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但是, 由于撰文过程中诸多因素, 如作者的语文修养等因素的制约作用, 作者拟定的标题有时会偏离论文的内容和主旨,从而使学术论文的标题与论文内容、主旨不相吻合, 或文不对题, 或标题太大, 或标题太小。
所谓文不对题, 是说学术论文标题输出的语义信息与论文的内容、主旨毫不相干, 风马牛不相及, 完全是两码事, 即所谓“ 跑题” 现象。在我们掌握的语料中,有一篇题为“ 论编辑的改稿技巧” 的论文。按这个标题去理解, 论文论述的自然是编辑应如何改稿、改稿的技巧问题, 但全文讨论的却是编辑改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总体来看, 该文也有自己的见解, 但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对这类论文一概予以否定, 似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因此作为编辑应慎重对待, 对标题作出相应的语言加工。那么,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修改标题, 使之与论文内容相符。比如可改为“ 编辑改稿的素质要求” 等。
所谓标题太大, 是说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所表达的论题涵盖面太宽, 因篇幅或作者能力的限制, 难以在一篇文章中把论题分析清楚。这样, 论文所讨论的只是标题所涵盖的论题内容的一部分, 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对这类标题, 编辑在加工时就要对之加以限制。在语言上, 增添附加成分, 扩大标题所表达的概念的内涵, 缩小它的外延。如有篇论文的标题是“ 素质教育略论” , 从短短的3000 字的论文来看, 所论述的仅仅是素质教育中的语言素质教育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标题太大错误。虽然我们允许“ 大题小作” , 但一般来说不应提倡。编辑对该例加工时, 就可以在“ 素质” 前加上修饰性成分“ 语言” , 把标题改为“语言素质教育略论” , 这样标题与论文内容就协调一致了。
所谓的标题太小, 是说标题所表达的论题太小, 而论文内容拓展得太宽, 不着边际, 让人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思路。如一篇题为“ 论夸张的心理基础” 的论文, 本应只讨论夸张的心理基础, 但还详细分析了借代、比喻、比拟等十多种常见修辞格的心理基础。这就使论文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嫌, 使比喻的心理基础的讨论显得很不重要。作为编辑在加工这类论文标题时, 应该删去或更换一些限制成分, 使标题表达的概念的内涵缩小, 而外延扩大。该例可改为“ 论常见修辞格的心理基础”。

看语言是否准确规范

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 规范, 这符合国家的有关语言文字政策和有关编排规范, 也是语义表达的需要。所谓准确, 就是指学术论文的标题能够忠实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和主旨, 所用概念术语要准确, 具有科学性。所谓规范, 是说要选用合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要求的词语, 并规范地使用。编辑加工时, 要注意标题是否有歧义, 句式是否杂糅, 搭配是否得当, 语意是否明确, 语序是否紊乱, 成分是否多余或残缺, 标点是否规范;还要注意有无错别字, 有无异体字, 有无不得体的繁体字, 有无方言土语等。对负面的, 消极的语言现象, 都要努力消灭之, 使论文标题语言准确规范地反映论文内容与主旨。以标题的歧解现象为例, 上文已经论及“ 介宾型” 论文标题最易产生歧义, 编辑审读论文时就可利用添加、删减、更换等手段, 消除其歧义性。

看语言是否简洁凝练

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必须做到简洁凝炼, 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有关数据规范的要求。“ 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等都对学术论文标题的创制有相应的规定, 比如在论文标题的字数上就要求限制在20 个字以内。二是期刊编排的需要, 简洁凝炼的标题便于编排。三是语义表达的需要。简洁凝炼的标题表义更丰富, 也更直接。所以编辑在对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进行加工时就要抓住重点, 理清思路, 做到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尽可能用短语模式标题, 少用单句模式标题,不用复句模式标题。能用一个字表达的, 决不用两个字,要依据具体情况删去多余的字词, 把音节多的词更换为音节少的词。或者改单标题为双标题, 避免冗长、拖踏。如“ 论编辑的审美素质” (编辑学刊, 1999.1) “ 试论出版观念的更新” (编辑学刊, 1999.1) 等标题都做到了简洁凝炼。但有些学术论文的标题确实值得商榷, 需要编辑来加工或重新创制。比如“ 转变观念, 务实创新, 努力开创赣鄂湘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金融经济,1999.1) 这个标题竟有28 字(含标点) 之多, 这是语言上的超负荷现象, 就没有做到简洁精炼。编辑加工时就可以考虑把这个标题改为双标题或重新拟定。


看语言是否新颖

新颖的学术论文标题能够让读者产生新奇感, 叫读者耳目一新, 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颖的标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新, 角度新, 方法新, 材料新。编辑学术论文标题加工时应把“ 是否新颖” 作为衡量标题语言好坏的重要标准,从而对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作出相应的处理。如“ 怎样提高中专应用文教学的效果” 就不如改为“ 提高中专应用文教学效果的优选途径” 来得新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