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怎样审阅论文:一份学术论文审阅与修改行动指南

 叨叨道 2021-05-29
本文为科研写作研究所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开白。Image

论文修改规范与指南框架


1、本“框架”中的论文特指期刊论文,对于其他类型的论文同时具有参考价值。

2、修改是论文写作之后的必要环节,由于很多作者对这一工作不够重视,导致论文最终不能发表。

3、就操作而言,修改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在投稿之前作者自行修改;二是在投稿之后作者根据他人如编辑、审稿人等的意见进行修改。后者尽管由于应对对方意见很有难度而已经很让人烦恼,但相比而言,作者自行修改的难度要更大。

4、作者自行修改之所以难度更大是因为大部分作者都不能以第三人视角对自己的论文加以审视。而这恰恰导致了作者往往不能站在编辑、审稿人的角度去发现自己论文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作者应该去期刊编辑部做一份兼职编辑的工作,通过角色互换来了解编辑、审稿人是如何看待一篇论文的。

5、为了解决作者的这一障碍,我们根据多年审稿经验制定本“框架”,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6、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编辑、审稿人都是先看论文的标题。因此,根据“审稿倒逼写作”的观念,标题都是论文写作与修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标题能否出色取决于选题和论文写作与修改的质量。因此,归根结底,对于论文选题、写作、修改的系统性投入决定了一篇论文能否成功。

7、如果编辑、审稿人看了论文的标题之后予以认可,则:一种情况是有的编辑、审稿人会去继续审阅论文的摘要、关键词等各种形式要素;一种情况是编辑和审稿人有所不同,编辑会更加侧重于审阅论文的前言、正文框架、结论等,而审稿人会更加侧重于审阅论文的正文部分。这是由于审稿人也是“半个作者”而非完全的第三人所致,审稿人会更加侧重论文的专业水平,因此会较为看重论文的正文部分,尤其是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论证逻辑等,而这些部分对编辑来说则往往是最后才会去审阅的。这种差异也会根据论文研究的类型(如实证研究还是规范研究等)、所在学科传统等有所不同,如实证研究不管是质性还是量化,由于其方法运用部分在整个论文中过于突出,会导致编辑、审稿人不得不对其多看几眼;规范研究由于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而导致研究过程不够明显,作者在其中真正下功夫展开论证的内容则往往不被编辑、审稿人在审稿早期给以重视,编辑、审稿人更愿意将其放在后续阶段。

8、当然,也有不少编辑、审稿人被迫或者习惯性地很看中作者的单位、学历、职称等论文之外的因素,此种情况下,其重要性排序则往往会仅次于标题。但是仅仅依据标题和这些外在因素就对论文是否录用做出决定,是一种极端少数行为,大部分情况下,真正影响论文能否录用的不是这些外在因素。

9、不过期刊社对于作者的单位、学历、职称等外在条件的预期往往是有底线的,比如很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对于硕士以下学历、职业院校等条件的作者十分谨慎等。因此,外在因素不能决定论文是否录用这一判断是建立在作者外在条件达到期刊社底线预期基础之上的。反之,不排除“作者条件很差”的论文也会得到编辑青睐的可能,但是一方面这基本属于万里挑一的小概率事件,另一方面即使编辑有心但其能否突破所在期刊社的“非成文规则”也需要另当别论。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在一些真正能做到“双盲审稿”或者很多国外期刊中,情况会更加乐观一些。

10、从操作的角度看来,当作者要尝试对自己的稿件进行投稿之前的自行审阅时,由于这种审阅是兼顾审稿和修改的,与完全的第三人视角有所不同,而应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1)选题;(2)前言;(3)正文框架;(4)结论;(5)摘要、关键词、文献等形式规范;(6)正文论证与专业写作过程。

11、选题的审阅,核心精神有两点:一是“有用”;二是“有趣”。“有用”是针对其价值而言,“有趣”是针对其情怀而言。当今学术界,很多论文作者对于“有用”重视有余,而对于“有趣”则关照不足。这可能与当今学术界很多学人实为“无趣的书呆子”有关。与此同时,在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之间,对这两个方面的关注也形成两种极端:自然学科过于关注“有用”而忽视“有趣”,人文学科过于关注“有趣”(但往往也不是真正的有趣而是自己感兴趣)而忽视“有用”,社会科学的很多作者介于两者之间。

12、围绕选题的两点精神,审阅时应侧重于其重要性、创新性、专业性、公共性、趣味性、可行性、实在性、紧迫性和语法规范等。这些指标有些是互补的,如重要性与趣味性,但有些是互斥的,如专业性与公共性。

13、选题的“重要性”一般特指其对于国家、社会、人的发展等宏观主旨而言有何价值。但有时候也会因为有的学科具有自身与现实世界距离较远的传统观念,比如史学、考古学以及部分的哲学、文学、艺术学等,“重要性”也可以指对于某个学科领域发展而言有何价值,此种情况这一指标则与“专业性”密不可分。  

14、选题的“创新性”特指其在所在专业领域有何突破前人已有成果之处,这种“突破”有时候是指“前无古人”的实质性创新,但大多数时候是指“与众不同”的“陌生感”,也即让编辑、审稿人看了“感觉上有创新”。 

15、选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方法、专业理论、专业视角、专业材料等,但也有少数情况特指“专业的研究问题”。“专业性”有时候是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有时候则只是一种专业表述而非术语。  

16、选题的“公共性”特指其与日常的公共社会的关联性,是与“专业性”相对而言的。如果一篇论文的选题过于“专业”而导致很少有人能够看懂,则编辑、审稿人会倾向于认为其发表价值不大。      

17、选题的“趣味性”是最能体现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是否“好玩”。这种“好玩”主要是一种对于学术严谨之风的突破,但同时又不流于浅薄。它主要来自于作者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由于这两个物件在当今社会十分稀缺,所以大部分论文都缺少“趣味性”。此外,选题的这一要求还与人类对于学术研究的期待有关,自古以来,学术研究即有两大责任,一是推动现实世界发展,二是探究人的内心世界。   

18、选题的“可行性”主要是指编辑、审稿人看到作者的标题时,会很快判断以作者的条件能否驾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选题再好,他们也会认为作者在论文中写得有问题。75

19、选题的“实在性”既指语法的具体性,也指语义的清晰性。很多论文的标题让人看了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则是违反了这一要求。有两句话可以辅助作者判断自己选题的“实在性”,分别是:“真实存在能举例”,“明确具体可感知”,对于自己所写的问题能够很容易地在现实中找到实例,而且能够让大家很明确地“感觉到”这个问题,这一指标一般即可予以通过。    

20、选题的“紧迫性”是很多编辑、审稿人甚至作者自己都很容易忽视但对于论文能否及时录用而言又能够起作用的一个指标。很多起初看着很好的论文,过几天就觉得无所谓,往往就是这一指标在作祟。反之,很多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论文,由于大家都觉得它很着急,所以也会赶工期予以录用。  

21、选题的“语法规范”主要是指选题中不能有别错字、不能有语法错误、不能有逻辑漏洞等。它是一个底线指标,如果一篇论文的标题中都有错别字,无论如何都会让人怀疑论文的质量。   

22、前言是作者修改论文时进行自我审视的第二步,主要解决选题能否成立的问题,是向编辑、审稿人还原自己的选题过程。主要应该看五个方面:(1)实践背景是否衬托出了选题的重要性;(2)理论背景(也即文献梳理)是否写清楚了选题的已有研究 ;(3)文献批评是否有效找到了一个“真问题” ;(4)自己的研究设计是否与已有研究很好地承接;(5)是否为自己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和逻辑依据。

23、对于正文框架而言,主要看五层:第一层是一级标题相互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递进性 ;第二层是二级标题的意义相加是否与一级标题相符;第三层是三级标题或者二级标题下面的段落之间是否逻辑连贯;第四层是每一部分的展开是否有充分依据而非“主观想当然”;第五层是部分与部分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篇幅是否相当。虽然这一部分篇幅最大、字数最多,但审稿时往往是几分钟就可以完事儿的,因此不能有明显的硬伤。

24、论文的结论部分在逻辑上主要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是否提炼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二是是否完整而充分地回答了自己的研究问题;三是是否从前面内容推导而出。在形式上,结论部分需要关注五个方面:(1)观点是否明确;(2)理论创新性,也即自己结论与已有文献的比较是否揭示出自己论文的创新性;(3)现实有用性,也即政策建议是否能够嵌入真实世界的运行中执行 ;(4)研究不足,是否客观而不可避免;(5)未来展望,能否有效提示未来研究切入点 。这五个方面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类型中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大部分论文没有必要纠结这些东西。但是不管什么学科、什么研究类型,如果能把这五个方面写清楚,都能够很好地展示出作者在论文中是下了硬功夫的。

25、形式规范。(1)摘要,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价值等要素是否清楚;(2)关键词的数量、词性、每个词的字数、每个词与论文相应部分的关联性和代表性等;(3)文献与注释,是否符合通用格式规范,是否符合期刊自己的格式规范;(4)作者简介、基金项目等是否符合格式规范。

26、正文的专业论证。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而言,这部分的审阅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实证研究而言,是否遵循了一般实证研究的结构性要求,这主要取决于作者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方法决定了专业论证展开逻辑与形式的不同;对于规范研究而言,则与正文框架的审阅区别不大。但无论何种研究类型,有如下五个问题是共性而需要格外关注的:(1)研究方法选用是否与研究类型一致,比如有的问题只有量化研究才能解决,就不能只是做思辨推理,反之有的问题推理就能说清楚也就不需要装模作样地弄一堆数据、模型吓唬人;(2)研究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应用条件、边界,不考虑这个因素,随便一个方法或者根据自己懂什么方法拉过来就用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应该根据问题选方法,而不是根据自己知道的方法选问题;(3)方法运用过程中的细节,如果是实证研究比如就有研究假设的提出依据是否充分、研究假设是否与常识性认知明确区分、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模型理论基础是否牢固、建模过程是否严谨、数据分析是否深入而发掘出其独特意义、结果讨论是否充分而有效导向结论、结论是否脱离数据结果而扩大化等问题,如果是规范研究则有理论选取是否得当、是否做了理论适用性分析、所用理论/视角/材料是否真的呈现出独特价值而非只是幌子等问题;(4)遍布正文各处的论据,论据是否充分,包括论据与论点的相关性、直接相关性、必然相关性等;(5)正文部分是否在不同环节很好地体现了专业性以及各部分篇幅字数是否合适。

27、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正文后半部分或者在结论部分,很多论文需要带有政策建议的内容。这部分也是很容易遭到编辑、审稿人质疑的。审阅时应该主要关注两点:一是所写政策建议是否真的由前面内容推导而出,而非自己凭经验想象;二是每一条对策建议都要回答清楚四个问题“什么有用、对谁有用、有什么用、为什么有用”,这四个问题回答清楚,则建议的可操作性就有所保障。

28、论文的语言。尽管不同期刊对论文语言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论文语言不能过于艰深晦涩,而应该写得通俗易懂,这是大部分编辑、审稿人的要求。只是很多作者简单地认为专业性与通俗易懂存在矛盾而容易放弃这个追求,严重地影响到论文的录用。从句式上来说,应该更多地使用简单句式、短句子;从句法上来说,句子结构要完整,尤其是不能因为句子一长就忽略句法规范;从句意上来说,要保持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意思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29、论文的形式美。学术论文之所以有可能实现形式美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学术研究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的追求,也即文由心生,既然论文代表了作者的所思所想,那么自然都希望论文不要给自己丢脸;二是论文的书面性,书面语言是追求形式的严谨性的,而且能够由严谨性倒逼出一种特殊的美感。论文的形式美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标点符号的使用,很多编辑、审稿人倾向于认为标题如果采用特殊标点符号呈现出抑扬婉转的意思表达路径,是有一种美感的,所以很多人会在标题中使用冒号、破折号等;二是论文各部分字数篇幅安排得当;三是大标题与小标题之间、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等等,由于语言、逻辑的恰当安排,整体呈现出一种美美与共的画面。

30、论文的常识性判断。这是论文审阅的最后一关,高明的编辑、审稿人在实际审稿时很多时候也会在一开始就做这个判断。这一关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术界的一种不良风气,很多作者为了论文而论文,使用看起来很专业的方法却分析了一个过于常识化的问题、得出了一个过于常识化的结论,那么这个论文的价值就不大。当然也包括在论文的每一处细节中,每一个观点、每一处得出观点的推理逻辑等不能违背常识。

字数:5172字
编辑:淘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