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传》中的各种官职,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是什么官?

 广州玉 2019-09-05

《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里面大量涉及宋代的许多中低级官职,这些个官职很多时候并不常见,很难以第一时间让人明白到底是指的什么样职能,比如说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这些到底都是什么官?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提辖

先看提辖,鲁智深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担任此官职,这个官职看上去似乎来头很大,可是我们会发现就连卖肉的屠夫在被他逼急的时候也敢出言不逊,并且自始至终这个鲁提辖总是独来独往,点卯也没一个亲随什么的,更没有看见过他手底下的大头兵,虽然在小种相公面前很受重视,可换个角度来想,那不正是因为鲁达武艺超凡嘛!和他的官职本来就没有关系呀。

而且书里面也介绍说,鲁达他以前是在老种相公手底下当差,是个西北战场上的狠角色,绝佳的老兵精锐。因此鲁达其实是作为小种相公的“体己人”,是亲随一般的人物,保举鲁达做的这个提辖官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虚职。

说完了鲁达鲁提辖,再来看历史里面正式的提辖官应该是什么,按照宋代的军职,提辖官应该是一个简称,他的全称应该是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换句话来说他的职能范围差不多和当年刘邦的巡捕求盗类的亭长接近,按照换算到今天差不多也就是应该是个寻常的派出所长官而已。

但是这其实也不算准确,因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是实打实的州府郡县的提辖,那就更加类似明清时代的捕头一类的官职,强行换算到现在,应当属于当地城管局的长官。

制使

再看什么是制使,在《水浒传》里面有杨志曾经担任过此官,我们都知道,杨志是杨家后人,先入为主的都会先认定杨志的官位不会低多少,但是从来不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个官位真的值钱,凭什么杨志不过是搞差了一回花石纲,就不得不弃官而逃,而跑了之后也没收到什么像样的处罚?

翻开典籍,我们会发现这个叫做“制使”的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了,《唐律·释文》云“天子所使谓制使”,所以“制使”其实就是个特派员,这么一想也就焕然大悟了,杨志也就是个押运花石纲的小“特派员”而已。不过是个临时的差遣罢了,宋徽宗一口气派出了那么多的“制使”,哪还记得有杨志这么一号人物。

教头

接着看看什么是教头,在《水浒传》里面林冲做过教头,还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这名头也是没谁了,可是这是个什么官?都不算官!八十万还是九十万,都不能改变林冲就是一个没品级的教练的事实,什么是枪棒教头?不就是个教练对吧!

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更多的其实有点像优秀教官一样,算得上是基层官兵的小头目,但绝对算不算中级军官乃至高级军官的,最多也只是个下级军官罢了。

知寨

再接着看知寨,在《水浒传》里面花荣就做过知寨,花荣可不一般啊!那是按照《水浒传》记载是“功臣之后”,一般会让人感觉他的这个知寨可是比较值钱的,可是如果严格按照宋朝官制,我们会发现,知寨的寨子是什么?是山寨吗,不,是巡检司寨!

所以“知寨”实为巡检。清风寨当为设在清风镇的巡检司。归属于从九品的县尉司所辖,当属未入流的官品而已。

节级、都监、团练、管营

而《水浒》中常出现的节级,如戴宗,不过是无品的吏员。至于“都监”,其实也是简称,全名应该是“都监押”省称,这个可是大官——管辖本地就粮禁军、厢军,朝大了说可以到正六品的分管一路近万人,往小了将也到从七品一堡一寨千把人,所以明白为何武松一开始以为自己得到张都监赏识为何那么开心了吧!

《水浒传》里面的团练其实属于作者误用,宋代的团练属于虚衔而非实缺,属于从五品的官阶,苏轼被贬后就曾经担任过这种虚职。

管营书中一般指的是牢城营的头目,看上去实在是典狱长一类的官职,但实际上属于牢城指挥,管的都是厢军,最高长官为正七品的牢城指挥使,也不是一般的小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