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中,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这些是什么官

 历来现实 2020-04-13

《水浒传》是反映北宋那个时代的小说,等于是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在书里得到了很形象的展现。

以前我们给《水浒传》一书的定义,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但梁山英雄里,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农民;他们之中,不是占山为王的大小毛贼就是杀人越货的各路强盗,剩下的就是职务有大有小的军官和公务员。

准确地说,梁山好汉中不少人都是北宋体制内的官僚。

比如豹子头林冲,就曾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花和尚鲁智深,担任过经略府的提辖;丢失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是殿前制使;大刀关胜,是浦东的巡检。

也可以说他们都是政府的公务员,他们所担任的官职,有一部分是明朝才有的官职,但大多是北宋官僚体制中真实存在的。

《水浒传》中的各种官职,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是什么官?

提辖

提辖是宋朝在州一级的行政区域中设置的武官,它的职务全称是"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提辖是简称。

顾名思义,提辖是负责当地治安,主要任务是缉拿盗贼,平定叛乱,维护稳定,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除此之外,还负责该区域的军队操练和技战术训练。

通常来说,这样的官职级别不低,该职务往往由知州或者知府兼职的。

《宋史·职官志七》:" 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既然提辖是"守臣兼之",是怎么轮到鲁智深担任的呢?

鲁智深是种师道的老部下,种师道被调往渭州任职,是经略安抚制置使,也就是军分区司令一类的官职。

种师道到那里就是当地的一把手、土皇帝,为所欲为,顺便就把鲁智深这个老部下带去,给了他一个提辖的职务。

但要细细琢磨,提辖是朝廷命官,种师道是没有权力任命的。

说白了鲁智深的提辖是掺水的,不一定是朝廷在编的,有没有在朝廷那备案还很难说,就是有提辖之名,也承担提辖的职责,但名不正言不顺。

制使

在古代原本是指奉皇帝命到各地下派执行公务的使者,到了宋朝的时候,制使是殿前司下属的一个军官,地位就一落千丈,跟皇帝老儿沾不着边了。

殿前司非常牛,负责保护京城和皇帝安全的,等于是首都军区。

可是在北宋的时候,制使也只是指殿前司下面的基层军官,最多也就是个团长。

青面兽杨志原为殿帅府制使。

书中描述,梁中书就将运送生辰纲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杨志,杨志当时早已丢官,职位只是中书府的提辖官。

教头

林冲到哪里最爱说:"我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是也。"不知就里的一定会被蒙住、吓倒。

在北宋,教头就不是在编的公务员,更不是多大的官。

教头跟我们现在的教练是一样的,如果要尊称的话,那就是一个军事教官,但又不是真正的官员。

如果是多大的官,林冲还会在高太尉面前点头哈腰吗?

知寨

《水浒传》中出现这个名称,跟刘高、花荣有关,不过这个知寨也不是什么朝廷命官。

知州是管辖一个州,知县是领导一个县,知寨虽然不是领导一个寨,但权限也不大。

知寨虽然也从县官那里领工资,但不是官员。

知寨的职责是缉拿盗贼,维护治安,有公安局和武装部的职能。

县长的下面有县尉和巡检,他们都是平级的,是九品官。

县尉是负责县城治安,巡检负责乡镇治安,知寨只是巡检领导下开展工作,职务可想而知。

节级、管营

节级在宋朝时期就是很低级的武官,戴宗就是这样的小官,最多算个看守所所长,他们权力很大,甚至可以暗箱操作决定犯人的生死,但不算什么官员,在九品之外等于无品。

管营,在正史中没有论述,按照施耐庵老先生的描述,应该看管被发配边远地区犯人的无品之"官",算是个劳改队队长。

都监

水浒传里有个都监叫张都监,是河南孟州的兵马都监。当时的孟州管辖河阳、济源、温、汜水、河阴五县。

可见,都监是个武官,至少管理一个县以上的武装力量,职务在县长之上,至少是六品官员。

团练

团练就是民兵营长,不是什么官职,是村民自治的武装力量,武器装备也很原始。

众所周知,苏东坡曾经担任过黄州团练副使,但团练带一个"使"级别就高了,仅次于刺史,不过也没有多大实权,只是个虚职,负责领导各州的民兵武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