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焚烧秸秆的代价是牺牲了环境,导致了雾霾?老农说出了真相

 飞哥n3h4kvgk9w 2019-09-05

马上又要到秋收了,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又摆在了农民面前。其实这几年,对于农作物的残存物怎么处理,一直是个大难题。有些人拿去当柴火烧了做饭,但是这毕竟只能解决一点点秸秆问题。专家也提出了一种方式,就是秸秆还田。还有就是直接在地里焚烧,不过这些年,政策引导加上罚款督查很严格,农民也知道不能随意焚烧秸秆了,甚至也知道,这样做的话是会被罚款的。另外,我们今天说说焚烧秸秆的事。

专家说,焚烧秸秆的代价就是牺牲了环境,导致了PM2.5爆表,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农村的秸秆焚烧,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气质量,说污染也能说得过去,但农村焚烧秸秆,并不是一个长期的焚烧,也不是全国大面积的焚烧,只是一个局部的短时间的行为。

这和化工企业常年排放的烟雾污染一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具有可比性了。在传统农业中,传统农民一直用刀耕火种来形容原始的农业。其实,秸秆焚烧之后的草木灰,就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能让土壤增加肥力,改善土壤的肥效。并且,焚烧秸秆之后,附着在秸秆上的残留虫卵,也会随着焚烧而告终结。

现在大量采用的还是秸秆还田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把秸秆粉碎之后,还田不能立即腐烂,需要一个时间,这对于农作物来年的生长不利。并且还会造成土壤中空,不利于冬季作物扎根深层土壤,一旦有大风天气,或者天气转暖后有暴雨天气的话,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倒伏,给农民带来一定损失。

粉碎还田后的秸秆,自身会给土壤带来一定的积蓄温度,这些温度使得原本应该被烧死或者冻死的虫卵,得以获得较好的过冬条件,使得它们安全越冬,来年继续祸害庄稼。也有人建议,粉碎后的秸秆当成动物饲料,但现在来看这种方式不可行,成本上不划算。

所以,不管是机器切割也好,还是运到一定的地方统一处理也好,都需要农民致富一定的金钱。现在,农民种地基本就是靠热情,真正挣钱的不多,甚至有些农民打趣的说,种的越多,亏的就越多。如果因为秸秆为题让农民多支出一些钱的话,那就更打击他们的种地积极性了。

所以,一刀切的禁止焚烧秸秆不可取,更不合理,但焚烧秸秆也并不意味着就必须牺牲环境为代价。有些地方,会统一规定一个时间段,定点焚烧,这种方式灵活,也更复合农民的实际。我们相信,方法毕竟会越来越多的,也会越来越贴近农民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