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闹情绪,不讲理的时候,是不是让你特别想揍他?理智上我们告诉自己要忍,也不想用上一辈的打骂恐吓方式来教育孩子。只是,苦口婆心、温柔规劝、道理说尽,孩子就是不依,你不想再跟孩子耗下去了,也不想让孩子没了规矩,这时候,不妨试试罗宝鸿老师的这招数:同理但不处理。具体怎么做呢?罗老师亲自示范。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养另一个生命,带领孩子,走向海阔天空的未来。 罗宝鸿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怎么使用“同理但不处理”呢? 首先,为大家说明一下,什么叫“同理但不处理”? “同理”的意思就是,用一个开放的心,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处理”的意思就是,在孩子情绪当下,我们不会一直跟他解释说明,去帮助他、处理他的情绪。 父母要记住一点,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这是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的问题,我们不需要去拥有孩子的问题。当我们能有这样的观念,就能比较客观的去看待“孩子有情绪这件事”。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天,我儿子一大早就去朋友家玩,玩得很高兴,中午也没有睡午觉,玩到大概三点多,我们准备带他回家,但是因为他已经玩了一天,很累、又没睡午觉,于是便开始“闹”。 我们跟他说:“羽辰,我们要走了,时间差不多喽,再五分钟哦。” 五分钟一到,我们就说:“好了,时间到了,我们要走了。” 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玩到太嗨,于是回答:“可是我就是想要继续玩嘛!” 妈妈说:“但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要走了。” “可是我就是想要玩嘛!”儿子开始更“闹”了...... 这时候,很多父母会用强压的方式:“好了!我们要走了!不可以再这样子!”“如果你再这样的话,我下次就不带你来喽!”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方式,为什么呢? 孩子有情绪时,不要挑衅 挑衅的言语只会让情况更糟,最后却演变成爸妈有情绪 第一,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你跟他解释,他是不会了解的。 俗话说:“不要跟不讲理的人讲道理。”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不就是不讲道理吗? 第二,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如果跟他讲一些挑衅的言语:“你不要再这样喽!”“你再这样,妈妈下次不带你过来喽!”“你再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以再出来玩喽!”他会更有情绪,所以不要用挑衅的言语,也不要跟孩子一直说明、解释,这就是“不处理”。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当时我发现,儿子已经陷入情绪当中了,所以他不愿意接受规范;他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规范,不是因为他听不懂,而是他不愿意接受。 所以我决定用“同理但不处理”的方式。 帮孩子说出他现前的感受 我走到他面前,蹲下来,用语言说出他现前的感受。 我:“羽辰,你现在不想要回家是吗?” 儿子:“是。” 我:“因为你不想要回家,然后妈妈叫你回去,所以你感觉有点伤心了,对不对?” 儿子:“对。” 各位,记住这句话:用语言表达孩子现前的感受。 当我们能够这样做的时候,就做到同理孩子了,同时能够传达出,我们允许孩子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而孩子也会感受到。 所以当下他就缓和下来了,然后我接着说:“你是不是因为......所以感觉到有点生气啊?”儿子:“是。”我再说:“好,我知道了。来,爸爸抱抱......”然后我就抱着他。 抱着他我要做什么呢?当然就是准备要离开了! 我跟他说:“好了,但是时间还是到了,我们还是要离开了。” “同理但不处理”不代表在规范上跟孩子妥协,于是我说:“好了,再见,我们下次再来喽!”接着把他抱上车、扣上安全带,然后开车。 在坐车的时候,可想而知他一定仍是有情绪的:“可是我就是想要继续玩嘛!”他一定会有这样的情绪,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还是用“同理但不处理”的方式。 儿子:“我就是想要继续玩嘛!” 我:“哦。” 儿子:“可是我就是想要继续跟他玩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