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闹情绪时,不打不骂不暴怒的有效管教法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9-05

小孩子闹情绪,不讲理的时候,是不是让你特别想揍他?理智上我们告诉自己要忍,也不想用上一辈的打骂恐吓方式来教育孩子。只是,苦口婆心、温柔规劝、道理说尽,孩子就是不依,你不想再跟孩子耗下去了,也不想让孩子没了规矩,这时候,不妨试试罗宝鸿老师的这招数:同理但不处理。具体怎么做呢?罗老师亲自示范。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养另一个生命,带领孩子,走向海阔天空的未来。

罗宝鸿
蒙特梭利亲职教育专家、亲职教育工作者,拥有 AMI(国际蒙特梭利协会)0~3岁、3~6岁认证导师,至今已有20年教育经验。多年来,在台湾、香港、大陆等地区,已举行过上百场演讲、家长讲座、及师资训练课程,深耕幼儿教育。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怎么使用“同理但不处理”呢?

首先,为大家说明一下,什么叫“同理但不处理”?

“同理”的意思就是,用一个开放的心,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处理”的意思就是,在孩子情绪当下,我们不会一直跟他解释说明,去帮助他、处理他的情绪。

父母要记住一点,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这是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的问题,我们不需要去拥有孩子的问题。当我们能有这样的观念,就能比较客观的去看待“孩子有情绪这件事”。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天,我儿子一大早就去朋友家玩,玩得很高兴,中午也没有睡午觉,玩到大概三点多,我们准备带他回家,但是因为他已经玩了一天,很累、又没睡午觉,于是便开始“闹”。

我们跟他说:“羽辰,我们要走了,时间差不多喽,再五分钟哦。”

五分钟一到,我们就说:“好了,时间到了,我们要走了。”

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玩到太嗨,于是回答:“可是我就是想要继续玩嘛!”

妈妈说:“但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要走了。”

“可是我就是想要玩嘛!”儿子开始更“闹”了......

这时候,很多父母会用强压的方式:“好了!我们要走了!不可以再这样子!”“如果你再这样的话,我下次就不带你来喽!”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方式,为什么呢?

孩子有情绪时,不要挑衅

挑衅的言语只会让情况更糟,最后却演变成爸妈有情绪

第一,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你跟他解释,他是不会了解的。

俗话说:“不要跟不讲理的人讲道理。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不就是不讲道理吗?

第二,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如果跟他讲一些挑衅的言语:“你不要再这样喽!”“你再这样,妈妈下次不带你过来喽!”“你再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以再出来玩喽!”他会更有情绪,所以不要用挑衅的言语,也不要跟孩子一直说明、解释,这就是“不处理”。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当时我发现,儿子已经陷入情绪当中了,所以他不愿意接受规范;他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规范,不是因为他听不懂,而是他不愿意接受。

所以我决定用“同理但不处理”的方式。

帮孩子说出他现前的感受

我走到他面前,蹲下来,用语言说出他现前的感受。

我:“羽辰,你现在不想要回家是吗?”

儿子:“是。”

我:“因为你不想要回家,然后妈妈叫你回去,所以你感觉有点伤心了,对不对?”

儿子:“对。”

各位,记住这句话:用语言表达孩子现前的感受。

当我们能够这样做的时候,就做到同理孩子了,同时能够传达出,我们允许孩子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而孩子也会感受到。

所以当下他就缓和下来了,然后我接着说:“你是不是因为......所以感觉到有点生气啊?”儿子:“是。”我再说:“好,我知道了。来,爸爸抱抱......”然后我就抱着他。

抱着他我要做什么呢?当然就是准备要离开了!

我跟他说:“好了,但是时间还是到了,我们还是要离开了。”

“同理但不处理”不代表在规范上跟孩子妥协,于是我说:“好了,再见,我们下次再来喽!”接着把他抱上车、扣上安全带,然后开车。

在坐车的时候,可想而知他一定仍是有情绪的:“可是我就是想要继续玩嘛!”他一定会有这样的情绪,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还是用“同理但不处理”的方式。

儿子:“我就是想要继续玩嘛!”

我:“哦。”

儿子:“可是我就是想要继续跟他玩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