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机,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

 真友书屋 2019-09-05

本文节选自《知日・东京就是日本》特集


早晚高峰拥挤的电车,如蚂蚁行军一般朝着地铁出站口涌出的列队,整齐安静,却紧张匆忙。自然地分割成几个方块的人群,在地下地上犹如被磁场吸引似的,身体自然而然地行向前方,每个秒数都如同被镌刻在尺子上。若此时有一个与群体节奏不同的小调出现,队列就会出现一丝慌张。但人们不会因为这丝慌张停下脚步,而是依旧默不作声地继续行走着。这早晚的光景,恰恰就是东京这座城市的一切动力来源。你能从中感受到澎湃、欣喜、执着、自信,同时也能感受到冷漠、焦虑、空虚、无畏。这些冗杂而真实的情绪,构建起这里的人们每天的生活。

然而,有这么一群人,愿意在人流中停下脚步。他们想要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明白除去社会标签之外的自己追求什么。这种诉求平淡而富足,就是寻找他们日常中最舒适、最放松的场所。

FOOD&COMPANY 就是这样一处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位于东京东武线学艺大学站附近的FOOD&COMPANY,比起字面意义上的餐厅,我们更愿意称它为「小店」。它是一家销售全世界有机无添加食物的精选超市,同时又是一处可以用作文创交流活动的文化空间。

FOOD&COMPANY 的经营者是白冰、谷田部摩耶夫妇。白冰先生出生于北京,5岁时跟随父母到横滨生活,读完高中后在纽约攻读时尚专业,后回到日本进入优衣库工作。作为新社员,他对这里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他想,这虽然是家盈利势头很有优势的「国际大企业」,但他还是更想做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而彼时,谷田部小姐供职的非政府组织虽然也在做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工作,但那种自上而下的支援方式也让她产生了思考。出生于日本茨城县的谷田部,高中毕业后到纽约学习国际开发专业,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怎样才能带给这个社会积极影响,因此她一直在寻找一类可以改变原本社会系统的商业模式载体。大学毕业之后,她在一家国际NPO(非营利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工作时遇到了白冰,两人一拍即合,不仅结婚后回到了日本,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建立类似「社会型企业」——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重要的是要实现社会效益,从而开设了这间FOOD&COMPANY。

正如他们所言,即使身处在人潮拥挤的东京,你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就在那每日的餐桌上,以及与你共享美食的伙伴中。

  interview 谷田部摩耶  & 白冰  

「有机, 可以指一种思维方式。

 「做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 」

知日:请跟我们谈谈你们创业的经历。

白冰:在决定创业之后,我们为了构筑起自己心目中可以给社会带来价值的企业,首先开始了调查,脚步遍布四方。比如我们曾经到中国贵州,虽然贵州在中国算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缓慢的地区,但是那里的人们有着相当富足的精神状态,紧密的家庭关系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亲切。在那里,我最深的感触是经济上的富裕真的就是精神上的富裕吗?中国现在就像经济高度成长期的日本一样,处在一个到处都在追求经济富足的阶段。中国迟早会像日本现在一样结束那个物质时代,而开始注重精神层面上的富足,到那时候,我们自己的企业可以为此做出什么贡献吗?一定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满足以及生活机能上的便利,而是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构筑。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生活的富足应该就是每天都精致地生活,跟自己的好友

一起吃顿饭。然而像在东京这样匆忙的地方,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反而变成了一种奢望。


知日:这个想法有点儿类似日本昭和时期邻里之间相互关照的习俗吧?

白冰:也许是这样吧,但是昭和时期的人际交往更加的密切,所以反而产生一些烦琐的交往负担。随着当今社会中地理上社区地域性的消失,人们更加趋向针对个人爱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创造自己的社群。这与昭和时期人们不得不关照周围社群的情况不同,是根据时代性而产生的立足于个人选择的新社群关系。如何让这些社群关系更加活性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开始考虑哪些行业符合我们想做的事情,而答案就是有机类产品。

「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

知日:请问,有机类的东西是一种「行业」吗?这是否影响了FOOD&COMPANY的经营理念?

白冰:有机,可以指一种思维方式,最直白的说法就是,不使用农药以及化学肥料催产。化学上分为「有机」与「非有机」,有机就是指在蔬菜的栽培方式里不使用任何人工物质。很早以前,我们的栽培方式就是有机栽培,后来因为病虫害,人们开始使用化学产品种植作物。但几经辗转,80年代从美国、欧洲开始,又重新倡导起有机栽培的方法,鼓励生产对环境有益、对身体更健康的产品。从栽培方式延伸到爱护环境及与人为善的生活方式,这种理念发展与我们想要建立的企业有非常接近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创立FOOD&COMPANY 的时候以有机产品作为主轴。当然,这并不代表「有机生活」就是我们的整体经营理念——有机栽培对某些作物是好的,但一直强调使用有机产品并不是有利无弊。我们想要传达的重点是:为人亲切,善待生活,每日与友人一餐,即是生活的美。

知日:在此理念之下,二位于2013年建立了FOOD&COMPANY。请问,店内的商品是如何挑选的呢?

谷田部:店内商品有从批发商进货的,但更多的是直接来自生产者及从业者间的介绍。我们看重的当然包括产品的栽培方式是否有机,但更重视生产者想要通过自己的产品传达怎样的讯息,是否跟我们的想法互通。我们认为,商品需要不断在生产中有所提升,我们并不会因为这是一时反响很热烈的热门商品就选择它。我们更看重生产者今后的方向,是否会有所发展,然后再考虑是否建立合作关系。

知日:我们看到店内的商品可以说是来自日本各地。这样的话,如果不到地方去,相关信息会不会很难掌握?

谷田部:我们店内的商品不论产地,有些甚至来自国外。好在我们身处于东京,全国各地的厂家都会来东京寻找经销商,所以相对而言,相关信息的收集还是很方便的。

白冰:产品主要是选择有机生产的。比如调味料类,有加入酒精或者化学物质三个月内就能酿成的酱油,也有职人用心仪的酱料经过一两年的发酵才生产出的纯手工酱油,味道当然非常不一样。每个不是应该更注重人文精神富有的那一面吗?这是我们想要在东京这座城市里向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的同龄人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很多人也没有被既存的公司模式所套牢,而是开始思考自己的人性、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他们也开始创业,继而寻找一种更有情怀的企业经营方式。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支流越来越多,大家相互交汇,终会成为一股更加有趣的潮流。

白冰:「东京」,很难用只言片语形容它。它拥有很多分区与社群,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资,丰富多样,应有尽有。我有一些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他们来往日本多次之后也认为,城市之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因此也开始着眼于更深层次的、更具文化性的东西。于我而言也是这样。


知日:我们了解到FOOD&COMPANY也经常举行一些活动,大概是什么样的活动呢?

谷田部:我们主办的活动也不设限制,但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展销会,更是让大家更细致地知道这件商品的背景和选择原因的分享会。比如让手工艺者到现场来给客人们制作食物,采用季节性食材举行workshop,开展花卉手工、料理教室之类的教程体验等,我们都亲自策划并运营。

知日:店名FOOD&COMPANY中,「COMPANY」这个单词并不是「公司」的意思吧?

谷田部:并不是公司的意思,我们希望大家理解它为「同伴」。刚才有说到我们在创立公司之前周游各地时,明确了心中最为重要也最简单的两点:美食,以及能一同分享的伙伴。我们觉得这就是人生至高的幸福,因此在店铺名称上选用了这两个关键词。


知日:在选址之初就决定了现在店面所在的地区吗?

谷田部:是的,这一片特别包罗万象,既有创意店铺,也有很多像是和服、衣料品之类的老店,中间还夹杂了很多饮食店,是个丰富多样的社区。附近的居民区相对比较富裕,对我们的有机类商品也很有需求。有些客人会来往于不同的有机商品店间,与我们交流很多商品的信息,和我们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在我们开店初期,有机类商品在人们心中还留有两种刻板印象,一种是被当作时尚潮流品,一种是被看作由非常古板的、只摆放自产蔬果的固执老头子守候的店面卖的产品。我们想做的是让大家知道,有机产品并不是什么时髦品,而应该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唾手可得的商品。因此我们避开了表参道、青山这样的奢侈品聚集的高级街区,选择了这块更具居住感的地方。选择此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店铺的规模比较大。我们希望客人来到店里能一次性选购完他们一天的食材,所以店面空间要足以通过大型购物车。FOOD&COMPANY作为以有机产品的理念及模式运作的店铺,很多地方也是以纽约的同行为目标与模型,今后也会持续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

FOOD&COMPANY 

地址:东京都目黑区鹰番3-14-15 

 Teki ✎ interview & text 

堀内庆太郎 ✎  photo 

赵雅菲 ✎ edit

mu xing ✎ graphic desig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