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是哲学?还是自然科学?(下)

 为什么73 2019-09-05


接上篇。

中医,与玄学有关联,但又不是一回事。

玄学,有很多玄思妙想,玄学家们注重清谈,不见得会与具体事物相联系,或是落到实践中去印证。

中医,经常从道家观念和有新道家之称的玄学里,吸取其中符合天地自然大道的观念,然后放到临床实践中检验,得出结果,再上升为理论。其中积累了从古至今的海量数据作为验证。古往今来实践,更对中医的理、法、方、药、针进行了长时间的重复性验证,这方面跟自然科学是一致的。
 
就哲学跟自然科学的关系而言,可以说,哲学偏重于“道”范畴,自然科学原理偏重于“理”范畴。中医学以道统理,以理证道,是哲学跟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体。

作为常识,我们应该知道,哲学总结的是世界最普遍的规律,科学探讨的是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特殊规律跟普遍规律,不一定相反,还可能重合,甚至吻合度还相当高。强调以道统理的中医,更关注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吻合度。

 ■ ■ ■
 
举个例子,上篇提到的"高者抑之"方式,只有中医遵循这原则吗?

我们看西医,西医治疗高血压,思路就是降压。治疗血三脂、尿酸、血糖过高,思路同样也是将这些高降下来。其潜在逻辑,可以说也就是"高者抑之"。西医没有这样表达,不等于没有遵循这自然而然的道理。

再比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中医术语,西医有没有遵从这些原则呢?

中医说实证,认为那是人体另外多出来了东西,是本来没有的,比如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都是人体本来没有的。

西医讲细菌、病毒,也认为大部分是外来的,不是人体本有的,其实这就近似于中医的实邪。

中医的方式是:通过祛风、散寒、祛湿等将邪祛除出去,是去实;西医的方式:通过抗菌、抗病毒来消灭细菌病毒,道理上也是去实。
 
再有,中医讲补虚,比如中医治疗血虚则补血、气虚补气,阳虚补阳、阴虚补阴、精亏补精。西医讲什么呢,缺什么就补什么,根据病人缺哪种维生素,缺什么微量元素,就相应补充什么。两者大体思路也是一样。这种大体思路,就是天地自然而然最朴素的道理。

类似这些本来如此、不需思索、自然而然,应用于不同学科都相通的大道理,就属于哲学层面。以古人的表达方式,就是“道”的层面。

中医如何辨识各种虚,以及如何对应去补?和西医如何检测缺了什么,如何补充?这些就属于自然科学范畴,都没有违背“虚则补之”这个朴素的大道理。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也是普适的。

 ■ ■ ■
 
中医这样一门含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不能因为它包含有哲学范畴的东西,就下结论说它反科学或不科学。当然,你说中医不是现代意义的,以精确为目的的还原分析科学倒没有问题。

但问题是,还原分析科学也并非科学的唯一形态。

现在有些人,由于识见问题,将西方还原分析科学作为科学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来评判其它学科是否科学,这显然不合理。

不少情况下,有哲学指导的科学,其实用性甚至可能超越了讲究精致的自然科学。

举个例子,如果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杀菌同时,可能引起耐药性,还可能导致人体一系列虚衰表现,比如人变得有点怕冷、疲惫、抗病能力下降、出虚汗等副作用表现。

但西医检测抗生素的副作用,更关注有没有指标性的肝肾功能等损伤,并不十分关注人的整体状态,或者说未够能力去关注这些难以量化的状态问题,因此也没有有效调理状态下降的方法。

但中医不一样,中医强调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果虚实错杂就扶正祛邪一起来。像刚才讲到用抗生素导致人体状态虚衰,中医是可以通过辨证,有针对性地去调整这种状态的。病人可以一边用抗生素,一边用中医扶正的方法,来缓解甚至避免抗生素导致的人体虚弱状态。
 
这就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将补虚泻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路,两者兼顾,相对优越。而单纯线性的精确思维,只能够精确抗菌抗病毒,对于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就难有办法兼顾。
 
中医同时进行泻实与䃼虚,补泻之间还可以分主次、分先后,带给病人的实际是更精确的治疗,也可以中西医有机结合,增强实效,减少副作用。
 
所以,哲学跟自然科学有机结合,不见得会降低自然科学的效果,有时甚至能够提高成效。

 ■ ■ ■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不知为何,一些人在逻辑上非得设定母子不同心?
 
不要把中医学当做纯哲学,更不要因为中医跟哲学有关联,就视其违反科学,或者不科学。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科学,讲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证理论,再据实践创新理论。理、法、方、药丝丝合扣,极少悬空论道。诸般妙想,都要在临床实践上被验证。正如朱熹言:“圣人不令人悬空穷理,须要格物者,是要人就那上见得道理破,便实。”(《朱子语类》)
 
严格来讲,中医以道贯理,既符合“道”的普遍规律,也兼顾“器”的特殊规律。

道与理统一,有没有可能更科学更合理?读者不妨思考。
 
学者蔡辉认为:“物质世界是复杂的,即使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也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层面性和可能性。这就决定了人类的科学学说可能而且应当产生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流派和风格,即使在同一学科内,也会产生不同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哪一家,无论产生在什么地方,只要它以理论的形式揭示了世界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就应当承认它属于科学的范畴。……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是而且应当是多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