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th天津国际乳腺癌会议︱张瑾、Nancy Davidson、洪明奇教授:精准治疗时代下,乳腺癌靶...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9-05

左起:Nancy Davidson、张瑾、洪明奇教授
编者按

由中国抗癌协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天津国际乳腺癌会议暨2019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海外会场将于2019年8月23至8月24日在天津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上,华盛顿大学肿瘤内科学教授Nancy E Davidson、MD Anderson癌症中心细胞肿瘤学教授洪明奇(Mien-Chie Hung)分别带来了“21世纪20年代内分泌疗法”和“乳腺癌免疫检查点疗法新进展”的主题报告,并与中外专家共同探讨“精准治疗策略”。会后,大会执行主席张瑾教授与两位专家,再次回答了“精准治疗时代下,乳腺癌靶向和免疫治疗新进展”的提问。

☝ 建议在WIFI下观看

张瑾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助理

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三科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肿瘤医疗及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这个问题涵盖了很多的内容,目前靶向治疗的适用范围几乎已经覆盖了乳腺癌全部的分子亚型,不像过去只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目前针对ER阳性、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都可以运用这个靶向治疗。另外免疫治疗也一样,首先在三阴性乳腺癌上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目前我们也有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的方案应用到三性乳腺癌的临床实践。免疫治疗后续也会有一些新的方案应用到三阳性的乳腺癌的临床实践当中,甚至也在探索PD-1、PD-L1能不能在其他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应用。因此这样一些非常前沿的治疗机制下的综合治疗方案将会对目前几种亚型中耐药的乳腺癌类型提供更大的一个帮助。

Nancy E Davidson

华盛顿大学肿瘤内科

华盛顿大学肿瘤内科学主任

Fred Hutch临床研究部副总裁、董事、委员

西雅图癌症治疗联盟总裁兼执行董事

AACR前任主席(2016-2017)

ASCO前任主席(2007-2008)

其实我们做包括乳腺癌靶向治疗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激素治疗方式来实现。有的时候我们认为通过激素治疗要比用常规药更加有效,另外我们也会考虑到抗体以及它本身分子的这种效应来进行相应的治疗。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乳腺癌的本质:它是一个分子类型为主导的疾病。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一个治疗方式,比如说像我刚刚提到的使用激素的治疗方式,或者和其他方法结合的治疗方式。除此以外,PD-1以及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首次发现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它最初在乳腺癌的研究中被认为并不是那么有效,但后续我们发现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这种分子分型中其实是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治疗方式,甚至考虑一些抑制剂等治疗方式并将这些治疗方式结合的试验,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洪明奇(Mien-Chie Hung)

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

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

分子基础研究副院长

细胞肿瘤学系主任及教授

John P. McGovern 杰出教职员奖获得者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国德州教育学院院士

我们都知道中国第一本医药书籍《黄帝内经》,书中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驱邪”,另一个是“扶正”,二者需要相互结合。“祛邪”其实指的就是靶向治疗,而“扶正”其实指的就是免疫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本质是要实现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的结合。比如说有的患者在通过单独的激素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抑制或者反复等一些现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一个治疗方式的结合。在这其中也提到了关于PRC(潜能再生细胞)这种治疗方法,现在有20%的乳腺癌的患者可能会接受免疫治疗,有50%接受化疗的治疗,但其中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突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可以选择通过与抑制剂如PD-1和PD-L1结合的方式。但这只是我们所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结合的一个系列,不代表我们只能用这种方法。在未来,我们可以本着“祛邪”和“扶正”结合的原则,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有更多的一些组合的方式,来找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法。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