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老年人养生,注意五忌

 春华秋实4570 2019-09-05

老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全身肌肉和关节都在减弱。因此,中老年人的养生方式有特殊性,万不可与年轻人攀比。

一、忌久卧

“久卧伤气”,老年人切不可没事躺卧不起。古人云:“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适宜的睡眠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若长时间卧床,容易造成精神不振、身倦无力和动则气喘的气虚症。

建议老人每次卧床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要勤下地活动。如果因病需要长期卧床,则建议选用气垫床垫,能很好地预防褥疮。建议每隔两个小时翻一次身,拍拍背,增强血液循环。

二、忌久坐

“久坐伤肉”。老人由于年纪大了之后,很容易有“久坐”的习惯,一坐下就会很久才会动一下。如果老人久坐不动的话,气机运行和血液流通会受阻。易患慢性消化道疾病,以及腰肌劳损、痔疮、冠心病等。

因此建议每坐1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5分钟,伸伸腿和腰,活动一下膝关节,或用手按摩一下膝关节,以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

三、忌久立

“久立伤骨”。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全靠动静结合来调节平衡、维系健康。如果站的时间过长,会影响气血运行,使部分组织、细胞的营养失调,气滞血凝,发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腿软、足麻、脚背浮肿,还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腰膝关节发炎等疾病。

所以,老年人平时持续站立不要超过20分钟,注意坐下来休息。晚上睡前泡泡脚,睡觉时平躺,把脚跟垫高,利于血液回流到心脏,缓解久站导致的血液回流不畅。

四、忌久行

“久行伤筋”,老年人也不宜久行。人上了年纪之后,本不宜长时间进行步行锻炼,适当的行走有利于气血流动,可以畅达气机、活动关节、祛病防老。但长时间行走,甚至跋山涉水,超越应有的负荷,不仅有损气血,还会损伤各组织器官,容易发生脚筋扭伤、脚痛、膝关节痛,或跌倒甚至引发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

建议中老年人每天坚持轻负荷锻炼40分钟,每天步行3000~4000步比较合适,步行速度不宜过快。可以先从每天1000步练起。要选择平坦的道路,穿防滑功能好的布鞋或运动鞋。

五、忌久视

“久视伤血”。老人用眼过度会出现视线模糊、眼睛干涩、晶状体浑浊、视神经受损、黄斑病变等,从而诱发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等眼疾。

因此,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每隔20分钟就要转移一下视线,或者暂时闭一下眼,过5秒钟再睁开眼。读物要距离眼睛30厘米以上。平时经常眨眨眼或转动眼睛,锻炼眼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