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书法杂志 | 唐《范阳卢夫人墓志》考

 陇上撷英斋 2019-09-05

赵耀辉

唐《范阳卢夫人墓志》考

《范阳卢夫人墓志》,为近年新出,根据拓片尺寸,其高、宽均为37.5厘米。志面除个别字有稍微损泐外,其余保存基本完好。志面具界格,志文凡14行,满行15字,故释其内容如下:

大唐延和元年岁次壬子六月己亥朔廿七日乙丑,夫人卢氏终于胜业里之私第,春秋廿五,呜呼哀哉!夫人地本范阳,则皇朝故荆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同庆之孙,今右卫郎将景倩之女也!年十有九,适于李氏,即皇四从弟、朝散大夫、行左卫率府员外长史齐之之妻也!其恭淑容行,人无闲言,男始能孩,身遽沉疾,春华奄夺,天道奚知。即以其年七月戊辰朔十五日壬午,权殡于雍州万年县龙首乡凤栖原,礼也!人代易古,盍亦识之。铭粤:

明月婉转,临上春兮。白日挥忽,委穷尘兮。图史之上,见此人兮。

现兹就墓志中所涉之相关内容,略作考释。

夫人地本范阳

范阳卢氏为当时有名之望族,名列于“五姓七望”。关于其起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是也,其后因以为氏。田和篡齐,卢氏散居燕、秦之间,秦有博士敖,子孙家于涿水之上,遂为范阳涿人。”〔1〕

皇朝故荆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同庆之孙

卢同庆其人史不见载。据《旧唐书·地理志》:“荆州江陵府,隋为南郡。武德初,萧铣所据。四年,平铣,改为荆州……五年,荆州置大总管……七年,……改大总管为大都督。(贞观)二年,降为都督府……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天宝元年,改为江陵郡。乾元元年三月,复为荆州大都督府。自至德后,……乃置荆南节度使。”〔2〕

《范阳卢夫人墓志》拓片(局部)

通过上述荆州大都督府的沿革,并结合《范阳卢夫人墓志》所提供的时间信息,可以推知,卢同庆任职荆州大都督府的时间,当在武德七年(624)至贞观二年(628)之间,或龙朔二年(662)至延和元年(712)之间。在这两个时间段中,龙朔二年至延和元年之间,无疑在时间上更为符合。按,大都督府录事参军,即录事参军事之省称。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其职二人,为正七品上。〔3〕然《新唐书·百官志》则载其职为一人,正七品上。〔4〕另,翻检“两唐书”,初唐荆州大都督一职,似乎很少有专人出任,而一般是作为大臣死后的赠官存在。兹检出数例如下:

郝处俊……开耀元年,薨,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5〕

崔知温,……永淳二年三月卒,年五十七,赠荆州大都督。〔6〕

唐休璟,……延和元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大都督,谥曰忠。〔7〕

韦巨源,……乱兵杀之,年八十。睿宗立,赠特进、荆州大都督。〔8〕

苏瑰,……景云元年,老病,罢为太子少傅。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文贞。〔9〕

因此,可以推想,荆州大都督府的日常运转,及对辖地的管理,当是由大都督府长史代为负责。

右卫郎将景倩之女也

卢夫人之父卢景倩,亦不见于史,按其所官右卫郎将,为正五品上。可补史之阙漏。

适于李氏……之妻也

“适于李氏,即皇四从弟、朝散大夫、行左卫率府员外长史齐之之妻也”。

根据志文所述,其夫李齐之当出自李唐皇室。查《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不见有其人。然据《宗室世系表》载,太宗皇帝李世民第七子蒋王李恽之孙中山王李据有二子:一名齐昌,官右卫长史;一名齐运,官宗正卿。〔10〕

《范阳卢夫人墓志》拓片(局部)

而李齐之恰好也是以“齐”字为名,且在生活时间上也吻合。按此,李齐之或亦为中山王李据之子,若是,此可补《宗室世系表》之不足。

终于胜业里之私第

胜业里,即胜业坊,为长安外郭城里坊之一,从目前西安地区出土诸多墓志来看,当时有很多达官贵人居于此处。如左散骑常侍徐坚宅、太仆卿驸马都尉豆卢建宅、礼部尚书席豫宅、中书舍人朱巨川宅、特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河郡开国公康阿义屈达干宅、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处存宅等。其坊址在今西安城东关正街至咸宁西路西段,和平巷至兴庆宫公园西部之间。

权殡于雍州万年县龙首乡凤栖原

万年县凤栖原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乡一带,此地是隋唐时期长安主要葬区之一,近年西安新发现之墓志,见葬于此地者,有近百方之多。

墓志撰文及书法

《范阳卢夫人墓志》书刻于延和元年(712),而此年号仅存在三个月,因此,其年入窆之墓志极少,故此志可为其标本。

《范阳卢夫人墓志》志文的撰写,不同于常见的墓志铭文体的写作格式,其将行文顺序进行了小小的调整,先叙其逝世情况,然后再述及祖望、世系及生平,属于墓志文的一种变体。

《范阳卢夫人墓志》拓片(局部)

《范阳卢夫人墓志》书写之时代,正是由初唐刚开始向盛唐迈进之时,这时新的书法风貌尚未形成,而初唐时期的书法遗韵依旧连绵不绝。此志之书法清朗秀劲,一派初唐之风,审之颇有褚遂良之风致。其起笔多尖入,行笔干净利落,且刚柔并济,使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此外,在相同字的处理上,变化灵活,绝少雷同,如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夫”“人”“之”“兮”等字通过点画的变化和笔势的不同,使其各具面目,尤其是第八行上下相邻两个“之”字的处理,精彩备至。另外,倒数第十三行之“上”字末笔横画,隶意明显,无形中增加了其气息的高古。第二行之“胜”字,则又全以行书笔意出之,尽显笔法之丰富。

《范阳卢夫人墓志》拓片(局部)

《范阳卢夫人墓志》中尚存在有碑别字,如:“朔”字左边写作“龵”。“適”字从“商”,而不从“啇”。

总的来说,《范阳卢夫人墓志》虽然形制较小,篇幅较短,但并不妨碍其价值的体现。

《范阳卢夫人墓志》拓片(局部)

〔1〕《新唐书》卷七十三《宰相世系表三》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4页

〔2〕《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551-1552页

〔3〕《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6页

〔4〕《新唐书》卷四十九《百官四》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314页

〔5〕《旧唐书》卷八十四《郝处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00页

〔6〕《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崔知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91页

〔7〕《旧唐书》卷九十三《唐休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80页

〔8〕《旧唐书》卷九十二《韦巨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65页

〔9〕《旧唐书》卷八十八《苏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79页

〔10〕《新唐书》卷七十《宗室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第209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