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败之后,曹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稳定了北方。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以讨伐汉中张鲁的名义,开始对关中用兵。 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纷纷造反。 经过两年的时间,曹操平定了凉州,但没有继续对汉中张鲁进攻。 此时的张鲁与益州刘璋却时常出现摩擦。 刘璋为了对付张鲁,听从张松的建议,在211年,派遣法正邀请刘备入川。 这正是曹操开始平凉州的时候,刘璋此举常常被看作是引狼入室。 经过几年的时间,曹操平定了凉州,刘备也在214年,彻底战败了刘璋,占据了益州,从人力、财力、兵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大量补充。 215年,曹操得知刘备已经取得益州。 于是,抢先一步,率领数十万大军亲征张鲁。 张鲁投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尽得张鲁府库珍宝无数。 随军谋士刘晔建议曹操趁机进军西川,消灭刘备。 但曹操犹豫不决,失去了时机,最终放弃进攻刘备的打算。 曹操留下夏侯渊镇守汉中,将张鲁等一干人及汉中百姓大量迁徙到中原地区。 张鲁利用诸侯混战的间隙,在汉中建立了独立王国,经营近三十年,是名副其实的一大财主。 当时,张鲁曾经逃亡巴中,刘备接受黄权的建议,命黄权为护军率部迎接张鲁。 但张鲁愤怒地说:“我宁愿做曹公的附属,也不做刘备的座上宾”。 于是,张鲁投降曹操,曹操占据了汉中,发了一笔大财。 这让刘备很不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趁着曹操主力退出汉中之后,向汉中发起了进攻。 刘备亲率大军到达阳平关,与夏侯渊夹关对峙。 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指挥汉中战局。 此时,北部边塞又硝烟再起,曹操同时命令曹彰、田豫北征,大破乌桓鲜卑联军,解除了后防隐患。 219年,在定军山,夏侯渊被刘备部将黄忠斩杀,曹军大败。 于是,曹操亲率大军来争夺汉中。 刘备坚壁不出,与曹操对峙数月。 曹操见无利可图,尽迁汉中百姓撤军,遂放弃汉中,基本上给刘备留下了一片空域。 当时人口急剧减少,人口成为最大的战略资源。 曹操将大量人口带入中原,开展屯田,保障曹魏势力的强盛。 尽管刘备取得了汉中,但缺乏人口,也一直没有大的作为。 在后期,诸葛亮北伐,也屡屡因为粮草供给不足而退兵。 由此也看出,曹操的战略眼光之长远。 汉中撤军并非因为曹操战败,但长期对峙,对曹操来说,也无利可图。 都清楚当时的“鸡肋事件”,杨修为此而被杀。 曹操撤军还有一个原因,恐怕就是身体出现状况,半年后曹操就病逝。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不仅仅是诗人的夸张。 进攻蜀汉,的确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汉中之战,尽管曹操势力远远强于刘备,但还不足以消灭刘备。 主动撤军,也算是明智之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