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茶艺

 山佳雪 2019-09-06

茶艺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道主要是造就平和心境、幽雅环境,让品茗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四至十二道主要是冲泡技巧。如泉水初沸为宜,烫洗壶杯,提高壶温等。冲泡是否讲究关系到能否保持岩茶之真味和茶叶出味的快慢;十三至十五道.是斟茶和拿杯的方法。“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旨在使各杯茶水浓淡一致,以示待客一视同仁。自行三指拿杯称“三龙护鼎”既免于小杯不便双手递接,又免于起坐纷纷,影响寂静气氛;十六至二十二道,主要是品饮艺术,先观色,再闻香,后尝味。清代钱塘诗人袁枚《武夷品茶》“得三昧”.颇有哲理,传为美谈。品饮岩茶要多品啜几杯,才能解到其中韵味,最后五道,把品茗和欣赏歌舞、交友联谊结合起来,纵横之谈,尽享茶乐。

武夷茶艺

 

  适于表演的程序共十八道:                   

(1)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2)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之武夷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3)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4)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5)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6)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松动出味。

(7)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8)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的一方石刻。

(9)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0)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11)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关公以忠义闻名,而受后人敬重。

(12)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韩信足智多谋,而受世人赞赏。

(13)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4)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5)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6)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7)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18)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茶艺表演十道工序

  第一道  恭请上座:请客人到上位,主人或侍茶者彻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第二道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第三道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第四道   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第五道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第六道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第七道   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喻为若琛。

  第八道   玉液回壶:把冲泡出的茶汤再倒回壶中,以均匀茶汤。

  第九道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第十道   请品岩茶:请尊贵的客人品尝岩茶、领悟岩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