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正在进行中。 今天的【调研手记】,庆庆请到了合庆镇新镇区征收基地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镇城建中心主任蔡华民。 2019年4月,合庆镇启动了川沙北社区4块保障房地块征收工作,面对“1+17”文件实施后我镇的首次征收,用浦东本地话来讲是“新娘子吃汤圆,头一遭”,镇职能部门是怎么做的呢? ○ ○ 勇当标杆敢为闯将 合庆镇新镇区征收基地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镇城建中心主任 蔡华民 2018年,新区出台征收“1+17”文件,统一了征收补偿政策和人口面积认定口径。但事实上,包括合庆在内的许多街镇以往动迁一直采用的是协议置换,而现在基本是征收模式,政策不同,流程也不同。很多即将面临征收的老百姓不免产生疑问:“ 现在动迁政策变了,我们的动迁权益有什么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这些问题对我们经历了多次动迁考验的同志而言,心中也是没有底…… 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动力 在项目准备阶段,合庆镇党委专门成立了房屋征收基地临时党支部,由分管副镇长担任书记,规建办主任、城建中心主任担任副书记。我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多成立一个支部,而是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群众工作优势,以成立临时党支部的方式凝心聚力,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在征收工作的带头作用。 “火车跑的快,全靠头来带”。支部一成立,我就协助书记分别与征收一所总支委员会、勤俭华星村党总支共同签署了项目党建联建工作备忘录,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以党建促合力、聚民心,让干部和党员先带头、做表率、树标杆,通过党建联建促进征收推进。“ 临时党支部在动迁基地上专门设立了党建会商室和谈心谈话室,地块内党员、体制内人员家庭签约情况一一上墙公示,他们的签约进度就是标杆,就是群众看齐的对象。” 同时,临时党支部还通过政策培训、调研走访、座谈会、动员大会等形式宣传征收政策,倾听党员群众心声。一系列的党建联建活动,为征收工作凝聚了强大的工作动力。此次征收共涉及勤俭、华星村党员家庭87户,全部按时签约,无一拖后腿。 01 勤俭村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不但第一个签约,还主动帮助宣传政策口径;华星村委会的几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不仅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还主动去做亲戚、朋友、邻居的思想工作。此次征收工作中,这样党员干部还有很多…… 01 上下齐心,形成工作合力 政策是刚性的,但为动迁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却是温情的。这是对大调研中部分居民提出的“政策是无法突破的,但我们确实有家庭困难怎么办?”的最好回应。正式签约开始后,镇领导和城建中心的全体成员连续25天进驻征收基地,及时掌握签约情况,深入倾听群众呼声。 有一户动迁居民,家中一对双胞胎小孩出生在征地公告日之后,根据人口面积认定口径无法纳入应安置人口,一时思想上想不通。这户居民的老父亲也在该征收范围内,但年事高、腿脚不便,又想到本次征收安排的现房房源在惠南镇,担心路途远、子女照顾不便,故迟迟未能签约。 我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派人查阅本镇房源库,发现能够匹配的现房仅有一套,而且现房使用必须得到区建交委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根据征收流程,在逐一向上汇报后,区建交委、征收中心、住保中心都表示全力支持,同意增补合庆镇部分现房用于本次征收中确有困难的动迁群众使用,并在房源调拨审批上一路绿灯。 02 最终,该动迁居民的老父亲顺利签约拿到了合庆的现房,深受感动的他也说服家人完成签约。通过上下齐心,全力推进但不忘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事例还有很多…… 02 阳光操作,取得工作突破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通过大调研发现,征收居民最关心的往往不是征收补偿价值的高低,而是公平公正与否。 新区出台的征收“1+17”文件提出了阳光公开操作要求,为此,我会同征收一所,严格按照文件精神,遵循“程序正当、公平补偿、结果公开”的原则,做实阳光公开操作,确保征收中评估、人口面积认定、签约补偿、选房结果等内容信息全部公开。同时,通过现场电子触摸显示屏、公告栏、手机APP等多样化公开形式实时更新,让居民能够及时查询了解,消除思想顾虑。 03 合庆镇川沙北社区4块保障房地块征收共涉及231产,签约期2019年4月17日至5月11日,共25天,在阳光公开操作下,签约期内共完成签约227产,4块保障房地块清盘两块,总体签约率达98.27%,得到了新区领导的高度肯定,公正、公平、公开的阳光公开操作模式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03 在全市进一步加强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下,我们的干部事业为上的理念、为民服务的情怀、业务过硬的本领、务实严谨的作风,是勇当标杆、敢为闯将的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