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学,孩子一进门,放下书包,洗漱一下开始吃饭,刚坐下就说:爸,今天数学考砸了,实在是“收心了”! 这是暑假结束,开学后的第一次收心考试,想必多数家长都知道这样的考试。面对孩子愧疚的表情,我尽管很担心,心里也不好受,但强忍着笑了笑说:好事情啊!小考犯错,有机会及早发现了问题,纠正错误,以后继续提高,总比在今后中考和高考等大考时犯错要好! 孩子说:爸,你说的也有道理,其实这次数学考试,打听其它同学以后,多数同学表示都考的不理想,而且说题很难。据猜测:一是老师出题刻意提高难度,开学来个“下马威”;二是让同学们感到学无止境,还需继续努力!这样就能达到“收心”效果。 你们也许猜测的对,但作为学生,主要心思还是要放在学习上,知错就改,知耻而努力,才能搞好学习,健康成长。无论老师和家长如何调整培养方法,目的也是围绕你们进步而尽心尽责的,希望你们要明白。 孩子听完,若有所思地说:爸,知道了,那我去写作业了,说完就微笑着去了自己的卧室! 同样的事情,在小学期间,我就会上火或责备,但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相比完全达不到今天这样处理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长大,我们家长也在进步。事后反思,如何教孩子敢于试错,认真思错,勇于改错,对孩子成长极其重要。 敢于试错,保持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动力 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要服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但现实中,很多人都把握不好这个度,而且很多都走向了极端。爱之切,恨之深。有的要么过于严格,要求孩子言听计从,结果孩子是太乖,但限制了孩子创造力培养;还有的压根就放任自流,实行所谓放养,秉承的观点是“我们小时候,没人管,现在也不是很好?”,结果这样的方式,在目前成长环境下,大概率会出现问题,至少在学习这条道路上,会被淘汰出学校,不是初中,就是高中,只是时间问题。 孩子天生是一张白纸,如何勾勒成一幅人生有意义的画,全靠前期家长和学校的指导,但是,画中留白(个性创造力培养)也是其独特性体现的重要生命制高点。正常“三观”的培养是双向的,既要让孩子理解正确的一面,也要让孩子明白错误的一面,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正常的全面的“三观”。要明白错误的东西,就要敢于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孩子试错,辩证地认识要用辩证的方法去实现,敢于试错,能够保持思想的好奇心,才能试出超越自我已有知识的高水平和新层次。好奇总能驱使你学习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认真思错,培养思考力,是进步的利器 相对论观点说明,对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今天认为玩的开心就感到幸福,所以不想学习,也许认为学习是错误的,那是因为他们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导致没有认识到没有父母供吃穿,没有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没有人类文明进步等支持,他们是难以生存的这个严肃事实。在大人看来,不学习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多少经历了学习的苦,没有知识的痛,形成了不学习、没有知识就很难在社会上正常生存这个认知观点。其实这是简单的人类历史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认真思错,帮助孩子理解以生命为核心的所有事情背后逻辑关系,就是教育孩子如何生存、怎样生活!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这既是人高级于动物原因,也是生命得以持续的理由。早思考、多思考、勤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储备思考力,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思考力是时间杠杆,同样的生命长度,它却让你拥有了更宽的密度,不断地进步让你最终人生质量远远超越了同龄人。 勇于改错,锤炼挑战力,是成功的阶梯 思想认识理清了,就要行动。只说不做,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次次地改错,不仅仅只是进步,更重要地是锤炼了孩子的挑战力,养成了努力的习惯。人生只要努力了,结果都不会差。努力就是抛弃自我的低层次,否定自我有限的现状,去寻求更高的高追求,这是生命意义的内在动力,也是生存的外在要求。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自我独特的自信和自豪去挑战自己,否则,人生如咸鱼一样,翻不了身,而且会更臭。这种自信,就是要求平时多鼓励孩子,好言一句三冬暧,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何况孩子呢? 保持试错的好奇心,养成识错的思考力,形成改错的挑战力,人生风景何愁不精彩?如果真要局限成功的小目标,那也太小看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人生只有不停地努力,这是活着的本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