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弊端多,调来调去才发现还是文理分科好

 拾叁亿人 2019-09-06

全国率先在上海浙江试行新模式高考,不再采用文理科,实行语数英加7选3,英语两考,选考赋分的模式。总分语数英各150分加选考各100分,总分750分。从2019年的高考录取情况来看,清华北大的录取分都超过了700分,看似高不可攀,其实这个分数因为赋分水分太大。浙江高考事件不断,2.8万的物理选考出乎意料,6.5万物理赋分起步,到后来的专业对选考的限制,特别是对物理的要求,英语两考出现的加权事件,18年的10省明确推迟新高考等等迹象,出现这样的结果都是必然,因为新高考改革总体是失败的,不知道当初的评估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不得而知。况且不谈。明显的弊端可以罗列几点:

1、英语、选考的两考,其实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本可以一次解决的问题,要重复两次。改革者原以为第一次考的好的学生不会参加第二次,实际情恰恰相反,除了满分和高分的少数人学生会放弃第二次考试,绝大部分还会尝试第二次。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选考来说,两次的难度差异不影响赋分的结果,因为只跟比例有关。但物理选事件中的浙江操作大跌眼界,来了一个6.5的起步,使得本来公平的选考出现严重的不公平。再说英语两考,使用原始分,如何保证两次考试的难度?无法做到公平,浙江的加权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制度的弊端,可操作性太差。

2、有了选考,高中教学秩序一片混乱,为了集中教学不得不实行走班,不管是教室使用、学生管理等等环节上都会给高中教学管理带来太多的麻烦,因为选考人数的不确定,有些科目人满为患,有些科目无人问津,教师的配备,教学器材的配备的不确定性太多。

3、2017年高考招生时出现的无物理考生可招,殊不知理工类物理是基础学科。2018年不得不出台专业选考科目指导,一些大学就对专业选考科目做了明确的限制。考生为了有更多的选择迫使不得不选考物理,文科类对历史的限制如出一辙,这与改革的初衷不是违背了吗?说好的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被一个个限制浇灭了希望。到头来跟文理分科有区别吗?要说有,只是多了无意义的折腾。

4、赋分可能会造成分差变化,比如原始分100分跟98分的两位同学,赋分后有可能是100分跟90分,还有一种可能,原始100分跟95分的两位考生,赋分后都为100分,这样对考高分的学生永远是不公平的。

5、不管改进后的3+1+2还是3+2+1模式,都不是新高考改革的初衷,再走回头路,已经限制两门了,还不如直接文理分科来的简单,少了多少的折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