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写字楼中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年轻女孩海萍和爱人在异乡打拼,一路奋斗,妹妹海藻却因为一次借钱,委身于对她施以援手的中年男人宋思明。10年后再回头来看这部剧,社长发现,还有一个角色被严重低估了——宋思明的原配宋太太。有网友评论,初看《蜗居》时,一度为宋思明和海藻这对“真爱”鸣不平。 现在看,才发现这个经历了“垃圾婚姻”的女人,其实“输得起”。有人感慨,夫妻之间,最难的不是无法一起吃苦,而是不能一起享福。困难总是让人联系得更紧密,安逸则容易让人厌倦,钱,更容易惹出是非。整日忙于工作、进修、陪人应酬,宋太太没有抱怨,一个人承包了家里的大小事:最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没舍得打扰老公——没钱吃饭,就带着孩子回娘家蹭饭。本以为苦尽甘来,没想到,她的生活,又陷入了另一个漩涡。借工作之由,约海藻打高尔夫、吃饭、送手机、买衣服。宋思明开始夜不归宿,宋太太打电话过去,总是“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女儿生日,他忙着和另一个女人温存,把娘俩忘在一边…… 宋思明一句:不管怎样,两个人永远都是夫妻,老了以后,要做对方的“拐棍”。 她默许了丈夫出轨,甚至还嘱咐他,不回家的话,记得开电话:“宋思明是我这只‘蚌’,忍痛半生,才磨出来的‘珍珠’。宋太太曾经试探女儿: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会怎么样?”后来,宋太太的父亲中风病重,快撑不住的时候,虚弱的父亲用力挣扎着将女儿的手,放进了宋思明的手中。小时候看《蜗居》,只觉得宋太太土气不够时尚、爱唠叨爱抱怨。爱情没了,她何尝不是伤心气愤,既不甘心、也不舍得。但仔细看看又发现,她对生活清醒无比,某些时候,又“刚”得厉害。前段时间,一组关于宋太太和“第三者”海藻的对话刷爆了朋友圈。“再年轻、好看,对于宋思明来讲,不过是一时新鲜。”不论现在宋思明对海藻有多好,都只是暂时的逢场作戏罢了。她也并不否认,自己和宋思明的“情分”已经快到尽头。但同为“棋子”,她是宋思明的妻子,海藻,最多是个说不出口的情人。“爱我的丈夫,可人的女儿,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我都有。 第二次见面,宋太太来到了宋思明给海藻置办的大房子。以前,和丈夫逛街路过那家家具店的时候,她曾隔着玻璃,指着耀眼吊灯顶下的那张桌子:“我多希望自己住在宽敞的屋子里,餐厅里放着这张餐桌啊。”如今,这张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里的桌子,被丈夫大方地送给了另一个女人。日积月累的失望一直压在身上,而这张桌子,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曾经风光体面地对“第三者”冷嘲热讽,那句“该得到的我都得到了”,现在看来,甚至有些像个笑话。自己的丈夫,“年轻的时候需要垫脚石,中年人的时候需要强心针,到老了需要一根拐棍。”

宋太太看透了宋思明的喜新厌旧 / 《蜗居》
她平静地对着宋思明细数,自己这些年为家庭、父母、孩子所做的一切。却想不起来宋思明为家人做过什么,没辅导过孩子的功课,天天都有应酬,不把家放在眼里……她只想到老有个伴,如今几十年的付出,全都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都说成年人的告别,关门最轻的那次,才是真正的离开。 “一个女人如果真爱一个男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看他吃苦受累。”为丈夫、孩子低眉顺眼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因为丈夫出轨连睡觉都睡不好。后来,“觉醒”的宋太太终于明白了,再亲密的关系,再怎么对人好,都不该以失去自我为代价。“在婚姻当中,你不能忘了你自己,如果你忘了自己,那么你就会慢慢地被人遗忘……”《蜗居》后半段,宋太太一半自嘲一半认真地像朋友传授自己的“经验”:“你说咱克勤克俭地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心为家,有什么意思?总有些硕鼠来偷咱积攒下来的粮食,与其别人花,不如我们自己花。”为了懂得这个道理,她用了大半辈子。 生活中,也有的是人,要花数十年,才能走出这个“深坑”。 一位豆瓣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爱情故事。 从高中,到大学异地,再到研究生异国,整整九年半。 为了追随男友的脚步,她不断修改自己的人生规划。 领证结婚的时候,男友还没毕业。 只是因为他的一句“这是最好的结婚时间”,她就同意了。领证后的两人,忙于买房、找工作、筹备婚礼,矛盾接二连三地出现。那时,她才意识到,一直追随别人的脚步,早就迷失了自我。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过后,她选择放下了这段感情。《离婚律师》里有一句台词,“嫁个有钱人不如让自己成为有钱人,女人只有在人格和经济都独立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最后能成为你的避风港。
“自己,才是最后的庇护所” / 《我的前半生》 “我的心会永远等着你,可是我的脚步,不能因为等你而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