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宁方言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吗

 鱼拉斯图书馆 2019-09-06
咸宁,地处鄂东南,是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湖北南大门,因此也称鄂南。东邻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




生活在其他城市的咸宁人,经常都会听到说咸宁话难懂,不同于湖北其他方言。常年在外,逢年过节回咸宁听到本地地道的咸宁话,会感到陌生的熟悉。
作为湖北咸宁人,在外上班快两年,同事平时听到我跟家里人打电话,都觉得我在说日语!
“在湖北省,公认鄂东南方言最难懂; 而鄂东南地区内部县与县之间语言差别也相当大,以至不仅个别字词的读音和用法有异,而且语言系统也有不同。这就造成交际和通话的困难。就算咸宁本市咸宁话跟武汉话区别大,咸宁市自己下面的县方言都各不一样。通城,崇阳,通山,嘉鱼、赤壁、咸安,每一个片区,方言相差都特别大,感觉像不同的地区一样。
咸宁方言叫做赣语大通片,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方言自带加密效果,有时候一个县的不同镇的人说话语速快了互相之间都听不懂,差异为什么会如此大,并且维持那么久。主要是原因是:1、历史2、咸宁独特的地理环境
以咸宁的通山县为例:
鄂东南地区位于两次民族迁徙的道路上,“江西填湖广”期间大量江西移民涌入该地区,就移民的角度分析,通山主要是从江西省抚河文化带发展而来。民族迁徙运动和鄂东南乡土共同交融产生了通山独特的语言风格,所以咸宁人通常喊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在咸宁话中,还有很多古汉语的遗迹。如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中就有一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个”就是“这”的意思,在咸宁话中,也会用“个”来表达“这”的意思。咸宁话在湖北方言中最难懂,其实也是一种本地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
感觉咸宁话就不是汉语似的
卡麻-青蛙,崔猛-苍蝇,爬海-螃蟹,麻古-石头,年醒-漂亮,油运-游泳,埃崽-孩子,恰饭-吃饭,刮喝-聊天,茅丝-厕所,特了款-???...
咸宁话:
日头筛下时,额劳一伙在田番上,拆拆噶坐在一路。
普通话:
夕阳西下时,我们一起在田野上,静静的坐在一起。
咸宁话:
额屋老娘秋了腊肉,喊嗯来恰饭,嗯把埃崽一齐带过来。
普通话:
我母亲熏了腊肉,邀请你来吃饭,你把孩子一起带过来。
咸宁话:
嗯赌饿不饿,额带嗯克丐上恰饭,恰滴饱饱滴。
普通话:
你肚子饿不饿,我带你去街上吃饭,吃得饱饱的。
咸宁话是一种精确且很有魅力的方言,发音独特,表述精细,有几千年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外地移民的来到,咸宁市区咸宁话快发展成接近于武汉夹咸宁的方言了,城关话!咸宁下辖咸安区、通城县、通山县、嘉鱼县、崇阳县、赤壁市。各县区方言自成一片,彼此不通。咸宁话在湖北省内与所谓的湖北话“简直就不是一回事”,如果你同时遇到一个陌生的咸宁人和日本人,仅从听他们讲话来判断,你将毫不怀疑这两人来自于一个地方。

以前笔者的中学老师讲过一个笑话,学校组织老师出去旅游,老师们走在街上用咸宁话聊天,被当地人当作日本人外宾了。
咸宁话历来就受方言研究者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不仅关注的人多,关注的级别也高。解放前,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赵元任等人曾专门组织人马调查过咸宁方言,1948年出版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就有咸宁分卷。解放后,湖北方言学界曾到咸宁做过三次调研,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多次组织师生到咸宁调查语言,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也来咸宁做过方言调查(不会是以为咸宁方言是日语起源吧,)。
然而,虽然就是这么一帮专家来调查了这么久,也说不出个其所以然出来。查阅了《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更是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在讨论为什么咸宁方言如此难懂的原因时,有几点需要我们明确:
1、语言的起源问题和人类起源一样,或许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得到统一答案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语言自产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在演变,而其演变规律就如同生物学物种的演变一样。换而言之,如果一个地方交通闭塞,与外界少有交流,那么这个封闭的小区域内很可能产生极具特色的方言。如果方言演变时间到达一定的时间,该方言与其基础语言甚至都可能难以交流。
2、一种方言呈现出今天的现状,是地理、历史、政治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方言的选择有其历史的偶然性,方言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那么在整个湖北省内,为什么唯独咸宁的方言如此的独特与众不同呢?主要是以下3个原因:
近代历史上,咸宁是远离交通线;
地理环境阻隔,咸宁与外界鲜有交流。
咸宁与其他湖北地区属不同语系
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还有人分为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
我们采用比较多的分类方法,将中国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具体分类如下图所示:

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把全省方言分为4区:第1区西南官话,第2区楚语(江淮官话),第3区赣语,第4区湘语。从大的方言分类来看,湖北省的汉语方言主要包括北方方言和赣方言,从覆盖面积上看,北方方言几乎覆盖了全省(下图黄红蓝绿色部分),唯有鄂东南有一部分没有赣语区(墨色区域)。

更为重要的是,湖北境内的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都属于北方方言大语系,能听懂新闻联播就大概能听懂官话。湖广话嘛(湖广指的是湖北和湖南),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中国人半听半猜,顺便结合场景,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对比之下,鄂东南的咸宁地区的赣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一种,本身就较为难懂。加之在漫长的历史中,赣语又在咸宁人民口中进行了一系列演变,形成了以赣为基础,各县市百花齐放的多种亚方言。最终,不仅外人听不懂咸宁话,咸宁人也听不懂咸宁话。那么,历来属武昌辖制的咸宁,为什么是赣语语系呢?很大的可能性是由于历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广”大移民事件。
根据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的研究,在洪武年间(早期)湖北地区的174万总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数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占总人口的70%。地处湖北的咸宁的赣语语系,大概是此次移民的结果。
要说咸宁远离交通线,很多人可能会不同意,因为现在咸宁市是武汉8大城市圈城市之一,称为武汉后花园,当打开百度地图,会发现在咸宁地图上,从西向东依次排列着“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广线”、“武广高铁”四条连通中国南北的道路,并且几乎每一条线都穿市区而过。
如果对这四条路线做一个说明,大家很难将咸宁与交通不便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
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是华北、华中、华南联结首都的主动脉。
京广铁路:国家铁路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中国铁路运输最为繁忙的主要干线。
武广高铁: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密度最大的高速铁路,中国第一条真正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当年)。
107国道:是我国最繁忙的国道,中国唯一加入亚洲公路网的国际公路,是贯通中国南北的公路交通大动脉。

但是这四条连通南北的大动脉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建成的,在近现代以前漫长的古代岁月里,咸宁与外界的交通,主要是依靠一条条河流联通长江,进而到达武昌。咸宁有千桥之乡的美称,至今很多地方以桥、埠为名。
查看明清江西填湖广事件发生的时候移民分布路线图,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当时交通分布情况,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分布如下:

试想在古代,一个广东商旅进京他们会怎么走呢?
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广州—长沙—岳州—武昌—镇江—京杭大运河—北京”这条道路,而咸宁就处于岳州—武昌段中间,那么为什么说咸宁与外界鲜有交流呢?
这是因为,古代经过这一地段,多是弃马乘舟,在洞庭湖上船,顺江而下到达武昌,继而下江南,走京杭大运河北上京师。(路线如下图)

如果仔细看这张图,在岳州和武昌之间,还有一个驿站:石头口驿。这个古驿站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石头口村,属湖北咸宁市赤壁市赤壁镇,是镇政府所在地。
虽然地理位置并没有改变,但是在以水路为主的古代,除非发生大规模军事行动(例如北伐战争叶挺将军在咸宁打过著名的汀泗桥战斗),商旅多会选择水路,从岳州途经赤壁、嘉鱼到达武昌,不会与咸宁其他地区发生太多交流。
商旅官道的选择,带来了两种后果,其一是咸宁内部语言的闭塞,进而各自演变,自成一体。另一种后果,就是官道经过的赤壁、嘉鱼等地,不同于咸宁大部分地区赣语系,而是属于江淮官话(因为这条水路的另一头就是江南,所以嘉鱼等地属于江淮方言而不是西南方言)。
需要说明的是,古时的陆地官道,也基本是沿江而行,例如赤壁的羊楼洞古镇,据考证是明代茶马古道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因此即使人们走陆路,造成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山川湖泊沼泽隔离了咸宁与外地的交流
如果仅仅是因为不在官道上,那么咸宁大概率还是会被武汉同化,形成湖北全省都讲西南方言的语言格局。要知道在明清以前,武昌城也是超级城市的存在,就连长沙也得叫一声省城。另外咸宁离武昌城仅90km,这个距离即使在古代也不过两天的脚程。
武昌城这么大的影响力,却为什么影响不到这么近的咸宁呢?难道这是咸宁地区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咸宁人民性格坚如磐石?
答案当然不是,我们再看一张图,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这张图不难看出,咸宁市南靠幕阜山脉,而北方是一连串的湖泊沼泽,在湿地不断缩小的今天,卫星图上显示的阻隔尚且如此明显,那么在古代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这一连串的山川湖泊湿地是连成片的,除了水路咸宁与武汉没有其他路线联通了。往南,是幕阜山脉;往北,是湖泊沼泽。加之古代小农经济模式,老百姓本生缺少对外交流的动力,这是咸宁所处的地理外部环境和方言产生定型时期的历史环境。
地处湘鄂赣交界处的咸宁,因独特的历史机缘,获得了不同于湖北其它地区的方言火种;又因地理环境的地缘特点,让咸宁的方言有了自然发展的外部条件。在这一方宁静恰意的天地中,赣方言在口口相传中不断地演变发展,当时代变迁发展到能够跨越咸宁与武汉之间的地理隔离时,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地方的语言是那么的独特神秘。就算在现如今,外地人来咸宁都说咸宁是个适合养老的城市。这种地域地理上的天然气质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最后,现在咸宁与武汉及周边的城市交通路线越来越发达,嘉鱼、赤壁的长江大桥也都要通车了。似乎从90后一代人开始说咸宁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新生代父母们教导小孩大多也都是用普通话了,在家里也是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可能千年以来形成的独特咸宁方言,在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十年后就要烟消云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