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现场人员监督工作的注意事项

 游刃有于 2019-09-06

一、现场人员监督的提出

人员监督是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检测和校准工作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中,人员所处的地位尤其重要。近年来,为了降低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的风险,提高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的质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应用说明,用以规范实验室现场检测和校准行为,这些应用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现场人员监督工作的要求,其涉及条款如下:

CNAS-CL20:20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中的应用说明》:

4.1 S.2实验室应对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检测活动的人员进行充分的监督。

5.2 S.2实验室应确保从事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足够的监督。新上岗人员实习期间须在实验室有经验和有能力的正式签约人员的陪同下方可从事现场检测活动。

CNAS-CL25:20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附录A)4.1.5g对实施现场校准人员的能力及其遵守相关要求的情况,实验室应实施严格的监督程序。

(附录A)5.2.3实验室应对现场校准人员实施必要的监督。

CNAS-CL52:20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4.1.5g实验室应关注对人员的监督模式,确定可以独立承担检测或校准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在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可以通过质量控制结果(见CNASCL01之5.9条款),包括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核查记录等方式对人员实施监督,做好监督记录并进行评价。监督人员应有相应的检测或校准能力。
    

二、现场人员监督的特点

为了方便区分,试将人员监督划分为实验室监督和现场监督两类,顾名思义,所谓实验室监督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人员进行的监督,而现场监督是指离开实验室,在非固定场所或现场条件下对人员进行的监督。

实验室监督是传统意义上的监督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借助检测和校准工作、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途径,通过监督实际操作过程、核查记录等方式对人员实施监督,并对监督记录进行评价。近年来,随着现场检测和校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现场工作的特殊性,人员能力在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中显得愈发重要,对人员的相应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现场检测和校准人员的监督,是提高检测、校准工作质量,降低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风险的有效途径。

可将现场监督模式与实验室监督两者的特点列表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现场监督模式与实验室监督之对比

三、做好现场人员监督需要注意的事项

1.监督实施前

(1)监督的策划
在现场人员监督实施前应做必要策划,监督员事先要了解客户现场的环境条件、仪器数量、设备状态等基本情况,然后根据被监督人的资质、经验、能力和培训等条件,以及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与标准物质的准备情况,合理确定监督的项目和要求。当无法获取客户现场情况时,监督员应做好人员监督工作的预案,以便在客户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对监督过程进行调整。

 (2)监督的准备
监督员应携带好《监督记录表》和相应的检测、校准技术规范,并根据所掌握的客户现场情况提醒被监督人按照本机构现场工作程序的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核实标准设备的状况,对检测、校准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查,准备现场的原始记录等)。

2.监督实施中

(1)监督的方式
在人员现场监督实施过程中,监督员应当按照本机构人员监督程序的要求开展监督工作,由于现场检测、校准的特殊性,监督员应充分考虑到现场条件人员监督与实验室条件下人员监督的差异(如:在实验室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操作,有时在现场需要两人或多人配合才能完成),不机械照搬实验室条件下人员监督的方式,可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仪器数量、设备状态,依据检测、校准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现场人员情况,采取灵活合理的监督方式开展监督工作。

 (2)监督的要求
在人员现场监督过程中,当监督员也需要承担现场检测、校准工作时,应当合理安排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对被监督人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监督。现场工作量大或时间不允许时,监督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监督(如:重点考察被监督人现场处置能力、方法标准执行情况等)。

(3)监督的安全
在人员现场监督过程中,当现场工作条件比较苛刻时,监督员应当注意观察现场,提醒被监督人一起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4)监督的记录
监督员应在现场及时做好人员监督记录工作,确保监督记录的实时性,不得回实验室后补记,记录应符合本机构记录管理制度的要求。

3.监督实施后
在人员现场监督结束后,监督人应及时将本次监督的各种记录归档交部门质量主管,由后者对本次人员现场监督工作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的依据是监督员所提供《监督记录表》和监督计划的要求。

对于未按照监督计划完成全部监督项目的现场监督工作,部门质量主管应对监督是否合理有效进行判定,当认为监督还不够充分时,可对不满意或未完成的项目安排再次监督。

本文刊发于《中国计量》杂志2018年第4期

作者: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朱宏声  潘晨言  舒晓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