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到下午4点就放学了,家长6点左右才下班,有的家长将接孩子的任务将给爷爷奶奶,或者把孩子放在校外托管机构,今后,家长们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日前,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做好2019年秋季学期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该局日前召开专题会议,将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求的学生家庭提供课后服务。 目前,已经有不少学校积极开展该项工作,让更多家长参与其中。 课后服务通知书发放到家长手中 “校内课后服务是在学校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基于学生家长自愿,针对确实有接送困难的家庭,由学生所在学校为主具体承担的具有公益性、非普遍性的服务。”新学期刚开学,桥西区育红小学三年级家长陈先生,就收到老师发来通知书,上面详细写明了校内课后服务对象、时间、内容等,并注明相关要求。 通知书上显示,服务对象为“正常放学后,家长接送确实有困难的在读学生”,“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中低年级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有关服务时间,目前原则上是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至18:00。 “学生自愿、家长申请、班级确认、学校统一实施,学校是实施主体,家长也是重要责任和参与方。”陈先生说,一直以来,他就希望能够延长孩子在校内的时间,这样可以方便他下班后再接孩子,所以学校这项规定出台后,他立即给孩子报名。 “可能具体情况还会调整,或者有其它意外,以及需要家长偶尔到校配合等。”他说,一项新的规定,在实施中难免和想象的有出入,作为家长,他觉得能够理解。 同样,家乐园小学三年级家长谢女士也收到学校老师发来的“关于校内课处服务至家长的一封信”。内容与育红小学通知书类似,信内说明校内课后服务为“公益惠普 免费开展”。 记者调查发现,新学期开学后,全市各小学陆续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之前已有学校试水“晚接班” 事实上,之前已有很多学校已经独立开展类似活动。“学校设有武术、音乐、科技等校本课程,全部免费面向学生授课,这也是校内课后服务的前延。“郭守敬小学副校长孟志花介绍,目前该校在校本课程基础上,按照规定进一步推出校内课后服务,让更多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家庭受益。 除了校本课程外,还有学校针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到校接孩子,专门开设了“晚接班”。 今年年初,清河县教育部门一方面对社会办学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另一方面经过调研分析,将育才小学、济华小学两所学校作为试点,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开设了“晚接班”,无偿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服务。 “晚接班”的学生名单通过学生申请、教师了解家庭情况等程序确定。这一举措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 规定区域范围内将陆续铺开 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市主城区和各县市城区小学要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同时,鼓励农村小学根据家长需求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坚持免费自愿原则,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不再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校内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学生是否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但严禁将校内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当然,各学校情况不一,所以对于“具体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参与人员”等,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把关自行规定。 (记者 靳普 通讯员 李颖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