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躬耕田园

 昵称37581541 2019-09-07

“白露”凉爽!

露凝而白,露珠遍路,天气转凉,开始有霜,晨夜凉爽,明月皎夜光……

   今年9月8日白露(常年为9月6~9日)是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65°时,阴气渐重,露凝而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白露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播种的季节。白露养生要做到添衣加被、防寒保暖。

【节气农事歌】

1、“白露满地红黄白,鲜食瓜果忙采摘,灌稻浇菜巧追肥,收种田管人如海。”(适用于江淮地区)

2、“白露满地红黄白,早熟瓜果忙采摘,割谷拾棉加浇菜,收种田管人如海。”(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3、“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油菜好时节,水稻晒田收棉花,早熟桔子忙采摘。”(适用于江南华南地区)

4、“白露夜寒白天暖,秋收作物忙田管,收薯植油好时节,躬耕田园人头攒。”(适用于西南地区)

一、【节候特征】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此节气,天气明显转凉,大雁成群结队飞往南方,准备过冬;5天过后,燕子开始南迁,飞到南方去过冬;再过5天,鸟儿开始积极觅食,储存食物为过冬做准备。此节气常开的花有昙花、茑萝、美人蕉、姜花等。

白露三候特征图

二、【节气农俗】

月圆兆人圆,祈福盼丰收 ……

节日

教师节:是个感谢教师的节日。各国各地区节日日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为9月10日,台湾省为9月28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定在八月十六。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有趣的白露习俗

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太湖畔祭禹王的盛大场景

喝白露茶:老南京人有饮“白露茶”的传统。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期间的茶树正值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秋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白露茶味道浓郁、醇厚

酿白露米酒:白露时节,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有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酒之俗,用以自饮、待客,称“白露米酒”,略带甜味,温中含热,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温寒补虚。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等功效。精品“程酒”,古为贡酒,盛名久远。

酿白露米酒

【节令食俗】

吃龙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健脾,补充水分,不易上火。

吃龙眼

吃鳗鱼这个节气起,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在瓯江口外的洞头岛,照例要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吃鳗鱼

吃红薯白露是吃红薯(又名山芋、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白薯等)的好时节,民间习俗认为此日吃红薯可全年减少胃痛发作。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当代《中华本草》说其“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红薯生食有种类似水果的脆甜滋味,熟食则更加甘甜绵软。红薯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蒸煮炸烤,各有风味。

红薯糕

烤红薯

芝士焗烤(西式)

拔丝红薯

红薯圆子

番薯糖水

白露饮食宜忌:宜清淡滋补,忌生冷刺激。白露时节燥邪袭肺,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应选择清淡、富含营养、少或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饮食,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吃些易吸收、有补养作用的粥品。宜食:鸡肉、鸭肉、猪肉、芋头、胡萝卜、山药、红薯、莲子、大枣、芝麻、银耳、栗子、柚子、苹果等。忌食:狗肉、蛋黄、乳酪、黄鱼、带鱼、虾、蟹、西瓜、香瓜、香蕉、辣椒、韭菜花、黄花、葵菜等。

三、【农时动态】

白露前后,江淮地区处于籼稻灌浆期、粳稻抽穗开花与籽粒形成期,夏玉米灌浆与籽粒增重期,春花生饱果与成熟收获期、夏花生饱果期,夏大豆鼓粒期,甘薯膨大期,棉花吐絮期。

【江淮地区】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江南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四、【农事提醒】

【江淮地区】

 ◎粳稻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之后干湿交替;破口期用药防治稻瘟病,兼治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注意穗期用药安全,坚持药肥混喷;齐穗期复查补治稻瘟病、纹枯病等其他病虫害;之后灌浆期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等病虫害,并药肥混喷、保绿防衰。

  ◎收青鲜食:玉米在籽粒内含物软面团状、指甲压后变形时;大豆在豆荚饱满、籽粒近圆形、豆衣清晰可见时;花生遇涝渍及时排水降渍,防止花生等烂果、芽果,在全田约30%荚果饱满成熟时。

 ◎棉花:早衰棉田叶面喷洒尿素液等生长促进剂保叶养根,促进中上部棉铃充实增重。约10%的棉铃吐絮时开始采摘,以后可每隔7~10天采摘1次,注意及时采摘下部烂桃。

  ◎甘薯膨大期要注意追肥提苗、掐尖繁枝、排涝防渍等。

  ◎蔬菜园艺:露地黄瓜等合理施肥;注意花卉养护。

  ◎大蒜整地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前精整地作畦,畦宽1.8~2米;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45%复合肥50~80公斤;亩用蒜瓣(鳞茎)种约150公斤折4.5万~5万株,行距16~18厘米,株距7~8厘米;浇水、盖膜,防治地蛆。

  ◎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秋季防疫工作。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江南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五、【农谚解读】

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拼音】bái lù bái mí mí,qiū fēn dào xiù qí

【英译】When dewdrops develop in White Dew season, Japonica rice is at full heading and flowering in Autumn Equinox season.

【注解】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容易形成白色的露珠。多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指白露时节粳稻齐穗开花期的场景。

水稻抽穗期

水稻开花期

水稻灌浆结实

2、【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拼音】bái lù tiān qì qíng,gǔ mǐ bái rú yín

【英译】Sunny days in White Dew season are conduciv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 and nutrition of crops. 

【注解】白露天气晴好,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

白露·露珠

玉米即将成熟

3、【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拼音】bái lù tián jiān huò xī ní,hóng shǔ yì tiān cháng yì pí 

【英译】Adequate soil moisture in White Dew season is conducive to trapid growth of sweet potato. 

【注解】白露期间土壤水分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薯块迅速膨胀。


红薯快速生长

4、白露豆结顶


【拼音】bái lù dòu jié dǐng

【英译】Bean pods have developed and bean plants are at grain-filing and premature stage in White Dew season.

【注解】指白露时节豆子已经结荚完毕,处于鼓粒期至绿熟期,很快就要成熟收获。

豆荚

5、【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拼音】bái lù gē gǔ zi,shuāng jiàng zhāi shì zi

【英译】Millet is ready for harvest in White Dew season. Persimmons is ready for picking up in Frost's Descent season.

【注解】指白露时节可以收割谷子,霜降时节可以采摘柿子。

收割谷子

采摘柿子

6、【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拼音】bái lù qiū fēn cài,qiū fēn hán lù mài

【英译】It is suitable for growing vegetables in White Dew season and Autumn Equinox season. It is suitable for sowing wheat in Autumn Equinox season and Cold Dew season.

【注解】黄淮地区白露、秋分时适宜种菜,秋分、寒露时适宜播种小麦。


大棚蔬菜栽植

小麦播种

7、【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拼音】bái lù zhòng gāo shān,qiū fēn zhòng píng chuān,hán lù zhòng shā tān

【英译】On the shady hillsides in the north part of China, wheat should be sown in White Dew season. On the plains, wheat should be sown in Autumn Equinox season. On sandy beaches, wheat should be sown in Cold Dew season.

【注解】小麦播种要因地制宜,一般在我国北方高山背阴坡地温度较低,应在白露时提前播种,平原在秋分播种小麦,沙滩地温度高的地方则应推迟到寒露时播种。


山地牛耕种麦

平原机播小麦

8、【白露五升,寒露一斗】


【拼音】bái lù wǔ shēng,hán lù yí dǒu

【英译】Five liters of wheat seeds are needed for one mu when they are sown in White Dew season. However, ten liters of wheat seeds are needed in Cold Dew season.

【注解】适用于北方麦区,小麦亩播种量随播期推迟要相应增加。1升约1公斤;1斗(dǒu)为10升,约10公斤。



小麦适期扩行精播

小麦晚播缩行密播

六、【农诗欣赏】

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七首选一)(清·郑燮)

一塘蒲过一塘莲①,荇叶菱丝满稻田②。

最是江南秋八月③,鸡头米赛珍珠圆④。

【简明释义】①蒲:草名,香蒲,叶可编织席、扇等。②荇(xìng):荇菜,一种水草,茎细叶圆,嫩时可食用。《诗·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菱丝:菱角茎上生出的丝状根须。③江南:古地名,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一带。④鸡头米:即芡(qiàn)实,芡的种子。芡又名鸡头,草本生植物,生于水池中,全株有刺,叶子圆形,像荷叶,浮在水面。种子可食用。

古文今译】一池塘香蒲间隔着一池塘荷花,荇菜和菱丝铺满了稻田,江南八月的秋天最美好了,鸡头米比珍珠还圆润。

芡实(鸡头米)


莼菜

走近作者】郑燮(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知县,又调知潍县。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潍县,遇大饥荒,即开仓赈贷;乾隆十八年,因请赈触忤大吏而辞官。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并立生祠。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其诗、书、画,人称为“三绝”。其著作以中华书局1962年版《郑板桥集》搜集最为完备。

【主题新读】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八月的迷人风光,反映了“江南”物产的丰饶。诗一、二、四句写途中所见,三句点时、地,蒲、莲、荇叶、菱丝、鸡头米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物产次第映入诗人眼帘,美丽富饶的风光尽收眼底,又有移步换景之妙。诗人边行进、边观赏、边赞美的情态尽现于诗句之中。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意为长江之南面。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诗中所写其实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物产。里下河地区虽地处长江以北,但也属于广义的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网密布、河泊纵横,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南邻(唐·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②,园收芋栗未全贫③。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④。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⑤。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秋色美景

简明释义】 ①南邻:指杜甫草堂南邻朱山人。②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③芋栗:芋头、板栗。④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⑤航:小船。

【古文今译】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并不贫穷。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因一直无人惊吓而习惯于径自在台阶上觅食。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能容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着村庄,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芋头田园

糖炒板栗飘香

【走近作者】杜甫(712—770),中国古代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在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主题新读】 诗人描写到友人家作客,看到主人头戴乌角巾,园子里种了芋头、栗子,可知主人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笑语相迎的儿童和人来不惊的鸟雀,说明这个家庭的热情和友善,已经深深地影响孩子和他周围的环境。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保护环境、团结友善、诚信互助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

其乐融融合家欢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