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专注,不能讲完一本书;还有家长抱怨孩子只喜欢恐龙或者汽车的书;另外有些家长抱怨孩子太喜欢读书了,半夜醒了也要读书。这三种情况都不对,原因各不相同,但却都是家长没有建立好阅读环境,掌控好讲故事的节奏和技巧。 阅读环境非常重要。试想如果你需要安静看会书,然后桌上一堆零食,时不时还有妈妈问你喝不喝水啊?吃点水果呀?手机里还放着综艺节目。 你还能看进去书嘛?不是被外界打断,就是自己的心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我之前介绍过,如果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打扰他。然而现实并不如意。家庭成员里总有人会忍不住打断孩子,要不是问问孩子吃不吃东西,要不是跟讲故事的人说话,要不就是来旁边夸下宝宝好认真。 建立一个家庭共识的阅读时间和地点,比如吃过早饭后在宝宝的阅读角,晚睡前宝宝的床上。环境要相对安静/封闭,不要有很多玩具的干扰。最好有个书架,提供丰富的图书,供宝宝自己选择。前面提到的孩子只喜欢恐龙或汽车的图书,可能与家长没有提供丰富的图书有关系。 只是随着孩子什么感兴趣就给他买什么。 数学绘本启蒙的好处 根据我的实践,数学绘本在启蒙阶段有三个好处: (1)可以建立基本认知: 这点大家都好理解,就是建立对数字、图形的基本理解和认知。比如看着自己的十个指头,会数一二三四。 (2)培养孩子关于数学的思维: 通过绘本中形象的表达,或者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具体的物体形象过度到抽象的数学概念中来,比如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 (3)培养孩子探索数字规律的兴趣与欲望: 在安全无压力、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学习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并且理解概念,这样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可以自己想到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说到数学启蒙,我发现身边的许多家长都觉得数几个数,加减法、背算法口诀、甚至问一道加减法题能够很快地答出,就是数学能力好的表现。 可以说很多孩子对数学的观感,都是幼儿阶段造成的。但这一阶段,同时也是“数学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到位,孩子会更容易喜欢上数学的抽象思维,感受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乐趣。 从现实角度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计数能力几乎毫无差别。 既然如此,为何实际学习过程和结果却天壤之别呢?其中的差异就来自于兴趣和探索心。 |
|
来自: 昵称66084112 > 《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