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節氣◎立秋】暑去凉风来。

 朱1971 2019-09-07

立秋

本年度第 13个节气

——— ——— ———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 

节令时间

2019-08-08 03:12:57

农历:七月(小) 初八

三侯情况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详细说明


太阳黄经为135°。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

秋高气爽,

月明风清。

此后,

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

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

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节气

宋朝在立秋这天,
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
等到“立秋”时辰一到,
太史官便高声奏道:
“秋来了。
奏毕,
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
以寓报秋之意。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区别,所谓“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即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其实,“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从来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十场秋雨要穿棉”。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五运六气

岁运: 土运不及 (少宫)

司天: 厥阴风木

在泉: 少阳相火

客气(之气):少阴君火 

主气(之气):太阴湿土

——— ——— ——— ——

所辖时间:

2019-07-23 [大暑] 

2019-09-23[秋分]

——— ——— ——— ——

客主加临:

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

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胕肿。

——— ——— ——— ——

气候特点:时而凉燥出现,时而又转变为湿热,雨湿增多。

易发疾病:湿气偏重,随其凉温,多发寒湿困表或外感湿热而发病。

——— ——— ——— ——

岁气主方:敷和汤。

半夏、五味子、枳实、茯苓、诃子、干姜泡、陈皮、甘草炙各一钱,枣仁,入枣二枚。

四之气,少阴加临太阴,主秋分前六十日有奇,民病黄疸而为胕肿。加泽泻、山栀。

——— ——— ——— ——

岁运主方:白术厚朴汤

白术、厚朴、半夏、桂心、藿香、青皮各一钱,干姜(炮)、甘草(炙)各—钱五分。

老黄历

己亥年   猪年

七月初八

2019年8月8日

己亥年 壬申月 丁丑日

08

 

结网 破土

 

开市 交易

彭祖百忌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诸神方位 

◇财神:正西   ◇福神:正东

◇喜神:正南   ◇阳贵:西北

◇阴贵:正西   ◇五鬼:正北

◇生门:正北   ◇死门:正南

节气当日黑黄道 

黄道

明堂(吉星)

八风占
立秋日:
  • 白云小雨吉,清明物不成。
  • 风从乾位来,甚寒多雨。
  • 风从坎位来,冬多阴寒。
  • 风从艮位来,秋气不和,谷不实。
  • 风从震位来,多暴雨,人不和,草木再荣,秋雨雹。
  • 风从巽位来,内兵猝起。
  • 风从离位来,兵戎不利,多旱。
  • 风从坤位来,五谷大熟。
  • 风从兑位来,兵起将行。

释 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秋,揪也,

物于此而揪敛也。”

物候解释

初候,凉风至

刮风时,

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此时的风,

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二候,白露降】

早晨,

大地上,

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

秋天,

感阴而鸣的寒蝉,

也开始鸣叫。

习 俗 活 动

1.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3.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4.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5.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藏·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

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

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节气导引功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口苦,善太息, 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 颔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

节令饮食

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姜爆鸭

配料:鸭半片,姜,青椒,葱蒜,豆豉,辣椒酱,甜面酱

做法:鸭子剁块,姜一小块拍破,另外的全部切丝,青椒切丝;油热后下葱姜蒜炸香后放鸭子干爆,直到把鸭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油8成热,放豆豉,辣酱,甜面酱炒香后放姜丝煸一会,最后放爆好的鸭子,白糖,和青椒翻炒几下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养胃,利水。

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适宜肺结核患者食用;适宜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淀粉、青红椒、姜、鸡蛋

做法:打散的鸡蛋液加入适量盐,鸡精,和一点米酒拌匀,再加入排骨中拌匀,腌10分钟入味。把腌好的排骨均匀沾上淀粉,并用手捏紧防止脱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黄,全熟时捞出。另起锅,放少量油,放入姜片,青红椒略炒。把已经炸熟的排骨回锅快速翻炒一下,炒匀即可关火。

功效:猪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粟米山药大枣粥

配方:粟米30克,淮山药15克,大枣5枚。用法:上述三品煮粥食用。

功效:脾胃虚弱之泻泄。

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糯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银耳、莲子、糯米洗净煮粥,熟时加入冰糖食用。

功效:其中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润肺生津、养胃提神,莲子健脾止泻、清心安神、粳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民俗谚语

  •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 立了秋,挂锄钩。

  • 立了秋,把扇丢。

  •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 立秋三天,遍地红。

  •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 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 秋后加一伏。

  • 秋耕深,春耕浅。

  • 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 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 立秋之日凉风至。

  •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声明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