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边纸用粗面还是滑面?

 虎晟 2019-09-07

毛晋是明末清初江苏著名的图书出版商。

“屡试南闱,皆不得第”的毛晋,不仅仅是个商人,而且还是一个“藏书狂”。他以高价购求宋代、元代刻本,藏书总计有 8.4 万余册。

毛晋所印书籍之所以能够畅销全国,依赖于其价格低廉。现在一本书的成本,可能作者和营销要占大头。而古代,纸张费用约占70%,刻工费24%,木板费约5%。

明末时,聪明的江西匠人发明了一种竹纸,以纸质细腻,薄而松软,表面平滑,托墨效果甚佳而著称,尤其是它以价格低廉见长,更令人刮目相看。

当年毛晋到江西订购纸张时,恣意压价,给的银两少一点。槽户心里不高兴,故意减去一道整理工序,即干燥后不裁切,让纸边呈毛须状。结果运到江苏常熟的竹纸(用于印书)都没有切边。由此被人称为毛边纸。

“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一张手工毛边纸从毛竹到成品需要四个半月时间,经过了伐竹、浸泡、腌制、清洗、剥料、打料、筛洗、做纸、榨纸、分纸、焙纸、切纸、包装等十三个工序。

像小墨家里的这样一本毛边纸 的手抄书,价格大约是0.4两银子,如果是刻本的话,可能需要0.1两左右。相对于皮纸来说,价格已经相当低了。

那么,一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

在明末清初,衙司(普通公务员)日薪约1.5两、普通技术工人日新约1两、驿站信差的日薪约0.25两。可以看出,一般人要买一本书还是很容易的。

手工毛边纸从诞生到现在,300多年过去,如今的它已经退出了印刷市场,只保留了其书写属性。由于其做工环境艰苦、工序复杂,相对于其它纸类来说,价格反而更贵。

毛边纸上创作

但它良好的书写性能,仍让广大书画爱好者爱不释手。大家在墨池轩看到的书法视频,也基本上是在手工毛边纸上完成的。

很多书有问小墨:“毛边纸用粗面还是滑面?”

小墨:“正宗的手工毛边纸,是没有明显的粗面和滑面区分,机制毛边纸用粗糙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