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伦理

 任金鸿 2019-09-07

拼多多不一样

三年时间、3亿用户、300亿美元的市值,拼多多创造了商业奇迹。特别是黄铮的个人身价超越了刘强东,强势加入了中国富豪俱乐部。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直击低收入人群的痛点,给大家提供了低配置的高标准生活(这是肖学长所言,大致意思是用较低的成本达成了表现光鲜的生活,其内容和体验感就只能是谁用谁知道了)。但拼多多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成为了大家一致的“骂点”,舆论中有90%的评价是严重负面,另外的10%也只是有保留的负面。

曾经有辩解称:对于打假,一是愿望问题,一是能力问题。大致意思是,要想区分难度过大,至少是经济性不好。

甫一听到,就让人感觉荒唐至极,几近晕倒!

标准

假冒伪劣中有的只是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更有狠者质量低劣——这些低劣的产品无论是洗衣液,还是食物,都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可能会污染环境。

还有一类是品质低劣的,我曾经就同时最多使用着四、五个电动剃须刀,质量最好的就是松下双刀头的,从购买至今已经20年,还能用。而当年十元一个的山寨品,一、两个月就坏掉了。虽然如此,低劣的质量只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不至于害人。

坑钱可恕,坑人该杀!

物美价廉

曾经潘总讲:外国人的产品价格高与低并非只是质量高下,低价者可能只是未贴牌,或者只是简装而已,而不意味着是等外品——不合格品是不能上市销售的。

曾经有一家日本企业生产的瓷器不合格是要砸掉的,而不能是降价处理——经营若干年后,没有人知道当年是低价购买的低质品,而只会认为是品牌商家不良,影响极坏。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说,假冒是不能接受的;从食品和健忘安全的角度来讲,伪劣更应受到打击。

拼多多上市证明了其符合市场规律,但确实让市场倒退了20年;就如同郭德刚确实复活了相声这门艺术,但侯保林、马三立等费了多年的净化了的相声环境,又倒退了几十年,脏口又回来了。

存在即合理,但合理得不够品质。市场规律肯定得遵守,但市场总是要往走,假冒伪劣是绝对不可能长久走下下去的。

未来拼多多不知要遭受到什么厄运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