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币!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9-07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敦煌飞天,驼铃声响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

她已等你千年

这里是甘肃

中国丝绸之路金银纪念币(第1组)“西行图”银币

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处

囊括除海洋以外的所有地貌

戈壁苍茫,山河激荡

她形似一柄“玉如意”

镶嵌在祖国的大西北

东起天水,西至敦煌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

沿着1600公里的丝绸古道

穿越汉唐盛世,见证金戈铁马

一场历经千年的文化之旅慢慢开启

天水麦积山石窟

以精美的泥塑艺术著称于世


麦积山石窟外景(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一万多身泥塑石雕汇聚于此

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陈列馆”

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金银纪念币5盎司金币

该币荣获2006年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金币奖”

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金银纪念币1/2盎司金币

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

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麦积山石窟121窟-北魏菩萨(图片来自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金银纪念币2盎司银币

中国石窟艺术系列之麦积山石窟银章(朱熙华)

兰州,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

黄河从这里穿城而过

这里曾经是

丝绸古道上的大型商贸重镇

中国丝绸之路金银纪念币(第2组)“通商图”银币

从兰州西行

进入闻名天下的河西走廊

汉武帝时期

这里设立了河西四郡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如今这四座城市

还是2000多年前她们最初的名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

说的就是现在的武威

铜奔马“马踏飞燕”出土于此

已成为中国旅游标志

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馆藏)

中国丝绸之路金银纪念币(第2组)“塑像图”银币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张掖的名字体现了当时的国家策略

焉支山下

隋炀帝曾宴请西域27国使者

召开贸易盟会

这也许是最早的世界博览会

中国丝绸之路金银纪念币(第1组)“交易图”银币

甘肃是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省份之一

特别是在红军长征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金银纪念币1盎司银币


河西走廊不仅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

也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一段悲壮的革命历史

甘肃张掖高台县的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

壮烈牺牲的近3000名革命烈士

酒泉,一座与酒结缘的城市

它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得名

如今提到酒泉

更容易想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里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

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

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2003年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8年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金银纪念币1/3盎司金币

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银纪念币1盎司银币

一路西去

丝路古道与万里长城

在嘉峪关的雪山长云下交汇

夕阳西下

嘉峪关一身古铜色

登高远眺

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强健的巨龙


嘉峪关文物景区(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张骞两次出使西使

霍去病率军攻伐匈奴

唐玄奘西天取经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入中原

这里都留下过他们的史迹



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10克金币正面图案为嘉峪关

您还知道哪些项目金银币图案中有甘肃嘉峪关呢

赶快在文末写留言吧

敦煌,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碰撞

735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

45000多平方米壁画

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中国石窟艺术(敦煌)金银纪念币2盎司银币

该币荣获2003年世界硬币大奖 “最佳银币奖”

此处不远

就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关口

阳关与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一种伤感与豪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一种苍凉与慷慨


2014年6月,“玉门关遗址”作为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玉门关遗址(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来到甘肃

这里有“塞外风光之一绝”的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这里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张掖丹霞”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这里还有戈壁上的奇幻景观“雅丹魔鬼城”

敦煌雅丹国家公园(图片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穿越时空

每一块秦砖汉瓦

每一处关口烽燧

都让我们真切地同历史对话

逶迤远行的沙漠驼队

声声驼铃仍在激荡心弦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银纪念币30克银币

甘肃

积淀了太多历史情感和文化精神

见证了太多生活变迁和文明光辉

如今的甘肃

承接着共建丝路的历史荣光

在瞩目与期待中

传承丝路精神

续写时代篇章

部分插图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等

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仅供沟通和交流之用,属于非营利性、非推广性、非建议性内容。文中涉及的观点,仅为一家之言,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观点是我的,钱是你的,我负责分享,不负责投资。投资有风险,收藏需谨慎,假设因阅读本文章而投资失利的,带来的任何盈利或者损失均与本文无关。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