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治痛经三法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09-07

赵绍琴先生(右)

01

调气机以开其郁

活血脉化瘀拈痛

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气血运行不畅。少腹胀痛,经血壅滞,血色紫黯,甚则有块,或伴见胸胁胀痛,舌质紫有瘀斑,脉见沉涩或沉弦。用行气活血方法。

柴胡3(克,后文略)、当归6、川芎10、赤白芍各10、生地黄12、木香6、川楝子6、元明粉3(冲)、炒五灵脂10

加减法:

若气分郁滞为主,加旋覆花10(包)、苏梗10、砂仁2(研冲)、白檀香3(后下)。

若湿邪阻遏时,加防风6、杏仁10、茅苍朮10、泽兰10。

若挟有食滞,加焦四仙之类。

若气滞夹有寒凝,舌滑润,脉象滑缓或沈迟者,可用炮姜3、乌药3、紫降香3,甚则加用炒官桂3。

总之,一定查究气滞根源,从本调理,决不可一见气滞就投行气破滞之品。

02

温其寒以化湿郁

暖胞宫温通血脉

寒湿互阻胞宫,气机难以通行,血行不畅。少腹疼痛,经少黯红,带下绵绵,四肢清冷,舌白滑而润,脉沉紧。当用温寒化湿,温通血脉方法。仿当归四逆汤意。

粗桂枝10、当归10、赤白芍各10、艾叶6、细辛1、炮姜3、苏叶梗各6、木通2

加减法:

若湿邪为重,舌滑润,腰酸腿沈,周身乏力,带下稀白,用升阳化湿为主,方中加荆穗炭10、防风6、杏仁10、赤苓10。

若湿郁不化,气机不调,中阳偏虚,当从升阳扶脾着手,方中加茅苍朮6、党参6、桂枝6、炮姜3、防风6。

若脉沉迟,面色苍白,舌胖苔润,下肢浮肿。寒邪凝固,下元早衰,加重温阳化湿之品。方中加附片10、干姜10、肉桂子6、川椒目3、艾炭3、阿胶10(烊化)。

03

益其气兼以补血

健脾胃治在后天

体弱气血不足。月经稀淡,面色咣白无华,行经之后,头晕目花,后脑空痛,两耳鸣响,唇舌淡而舌胖有齿痕,苔白滑,脉虚按之则细。用益气养血方法。

黄芪10、党参6、白朮10、当归10、炙甘草10、熟地10、川芎10、白芍10、粗桂枝10、木香3。

加减法:

若心气不足,阵阵惊悸,脉虚弱无力时,加炒枣仁10、远志10、合欢花10。

若心阴不足,心烦而夜寐梦多者,加首乌藤20、丹参10、生地10,方中刚燥之品酌情减少。

若属气分郁结,肝经有热,而阵阵躁动者,加川楝子10、片姜黄6、桑枝30、白头翁20。

若阳气虚衰,而虚热上蹿时,方中加生牡蛎20(先煎)、珍珠母30(先煎),以平虚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