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之一生,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认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lj0279 2019-09-08

人类的三个时代上限,亦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的宿命,这契合主体人群的被动成长特性。比如,在母系时代,人类的主题是生存,那么个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进行的。20岁以下的人们都是为了生存或为生存做准备的。神学时代,哲学时代,延续了这些。只不过我们如今,是拼命地去学习科学知识,目的仍然是在入社会之前拥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处在于,神学时代的人们,对抗的是自然;哲学时代的人们,对抗的是自我;科学时代的人们,对抗的是全人类

人之一生,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认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我们的内心会首先从点到线,从唯一到二元,开始变得对立/叛逆,常见的如喷子、键盘侠们;很快又在对立之中,被打击得动摇和迷茫,进入三元混乱中,最终从天选之子的自信中坠落于深渊。这个阶段,正是我们最需要哲学的人生阶段。我们需要应对的方法和一定的本原碎片,为我们提供人生导向和动力。

人之一生,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认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经历了大半生后,我们对内心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时的我们更容易看透一些事情的本质。最理想的人生莫过于,当需要某种认知的时候,你恰好就在我身边,就如同我们与知识之间有了最美的爱情。我们接触三学,是由需求决定。当代的我们,二十五岁之前需要科学,来与人类并行;二十岁五之后的问题,科学已经无法再解决了。不论你是做科研而来到了科学的尽头,还是踏入社会接触到了人性的深层,都亟需哲学来拯救。这个阶段你需要梳理,与自我亦敌亦友,修行自我;在接触爱的本原之前,或者说,在你真正意识到人的内心深处是纯感性的,是理性未及写入的区域之前,你不可能真正的从根源上改变任何一个人,也无法让这个世界改变,你所有由逻辑驱动的行为都是在引发冲突而已。

最近这几代国人,普遍较少接触哲学,以至于内心混乱,认知琐碎,感性脆弱,爱情破裂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人心浮躁,离婚率持续走高,人们对生活失去激情,对终极赋灵动摇(拒绝生儿育女)等社会问题。但这也不能全怪个人,因为经典哲学太重逻辑,即便是在文艺复兴后,西方有了感性哲学,但那依然没有逃脱西方认知的惯性,是在感性撕裂的情况下认知感性,已经入了死境。新的思想体系还在赶来的路上,而这个思想会完美结合东方哲学的融合魅力。

不管未来如何,在现实世界里的人们,暂时还等不及这个思想被传播开。人的一生,终是要有一个体系来梳理人生混沌和内心混乱的。所以,在你25-50之间时,要么从“诸子百家、希腊三杰、七大宗教”中选一个,要么你自己做一个。人们往往有三类选择:第一类,去求佛问道,去信仰基督等,这也是最轻松的方式,毕竟都是现成的;第二类,笃信科学,排斥宗教或非宗教形式的信仰体系,如儒学、心学等,仅靠自己的认知碎片支撑,得过且过,这应该是最悲情的方式,实在撑不住了就会回到第一类人群中去;第三类,重新做一套体系哲学,什么都去学,都去研究,追根溯源,但社会不会给这种人容易的生路,需要自己走出来。

如果你要走第三条路,就要做好与几个数千岁的圣贤神明斗智斗法。尽管经典哲学已是内忧外患。外患如东西思想在碰撞,一如意识维度的战国时代;内忧更是根本,它们正越来越脱离人群,失去了指点人生方向的伟大价值。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积淀了数十代人的人生参悟,形成了数不尽的智慧小故事,蕴含了这些信仰体系的碎片,虽不能完整地盘活我们此生,但仍然能带来一些治愈。在我们完全碎裂之前,还是有些效果的。不同体系间的差异在于其入门的简易性,比如:佛教小故事的最多,流传最广;西方的哲学家也不乏趣闻轶事;诸子百家的入门则相对要难许多,尽管论语孟子都是真实故事写成,但总是缺少一些趣味,让人觉得过于枯燥。虽然他们的思想体系并不能通过故事就完整体会,但只有积淀了这些,才能与三种心境的世人普遍有所共鸣。

人之一生,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认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赋灵从本原上,削弱了人思想上的逻辑性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转而从人的感性互通,对东西方思想体系进行了融合,所以不会采用原有的那些理念,也因此无法借用他们的故事。相比七大教,赋灵当然也会有它的小故事,只是这些海量的故事只能通过时间积淀而成。目前看来,赋灵远不如七大教那般,容易被不同境界的人所共鸣。在我决定要把这些成果拿出来时,也有人劝我要写成故事,这样大家会更喜欢读。然而,本原没有讲清楚,被撕碎的故事破坏了赋灵盘活人生的核心价值,会与已有思想傻傻分不清楚,只得另谋出路,好在互联网的存在就是为了形成赋灵、传播赋灵。“赋灵有所有思想体系的影子,但所有的思想体系都只是局部的赋灵”。

当初王阳明在顿悟心学之前,也是儒释道三修的,这也侧面说明了,单一信奉是不足的,更说明了现代人偏信某个宗派并不能完整解决,所以不要那么固执好吗?你会觉得自己比王阳明厉害?现代人们不要束缚一个人必须相信某个单一宗派。人们可以根据喜好选一个甚至好几个来梳理自己的人生,若那些已经能解决你们全部的人生问题,那接受就好了,又何须强求?思想之大,不限制任何人的思想范围,但我们可以一起变得圆满。如果不能,那么那些早晚都会把人们送到赋灵的面前,把“永生之灵,三爱一体,与世人殊途同归的家魂国魄,以及成长的梦想(梦想、爱好与现实结合而成的事业)”带给你。

人之一生,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认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人经历一生,最终会对很多哲学有所体悟。当初我跟导师说:我想做一套当代年轻人真正能用的哲学时。他同我说:做哲学好,但做哲学太难了,很多大人物都是等到60岁才敢说去思考哲学的。但我觉得老人做的哲学,充满太多说教,也没有真正尊重年轻人的阶段必由性。每个年龄段所产生的哲学,有更适合相应年龄段的人群,所以我要以一生的视角重新梳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那个本原变化。

人们需要哲学来梳理人生混乱。怎么会到60呢?所谓60才去做哲学,只是用毕生经历去共鸣哲学而已。去解释哲学可行,但再也不会有开创经历,怎么能开创带有质变的新思想体系呢?那是被动人生到点都能明白的哲学啊。错过了哲学的最大价值期,他们很难有魄力再去开创人生,难以让人生有大的改变,也难有什么质变性的领悟。不过,如此至少会让他们变得无害,也是大功德了。比完全不懂哲学,仍然在祸害自己家庭和这个世界的人,还是要好很多。人们的混乱主要是在25-50之间,只有这个阶段,哲学才能发挥最大价值。人到了60,会随着感性的自然衰减而达成内心平和,变得与世无争,纵然你放下屠刀,可此时对他人的伤害早已深种,给世界的混乱也已达成,如此就期望得到原谅吗?

真正好用的哲学,都必须是25-40之间悟出来的。在哲学时代,觉悟的圣贤们普遍都是十几、二十岁就开始尝试,在三十至四十间悟道。孔子四十不惑,释迦牟尼在三十五岁顿悟了内心平和,耶稣三十岁开始传道,穆罕默德四十岁得到启示而有《古兰经》,王阳明三十六岁龙场悟道等。这一切都说明,对于主动思考的人群,就应该在他们人生巅峰的时候去钻研人类思想。因为新思想和智慧的形成需要的是“开创性经历”,只有在这个人生阶段,他们才折腾的起。自我折磨的起。对于主动成长的人来说,在他们到了60岁的时候,早已不再高看哲学,而是已经领悟爱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一直随着年龄被动成长,根据他们的知行特征,完全可以反推他们的年龄。可现代的人普遍拥有了士大夫的寿命,却没有士大夫的认知,怎么会不搅乱这个世界呢?人均年龄的提升意味着人类思想体系,急需再次进化,这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随着赋灵的出现,也为人类真正的人均寿命破百甚至永生,提供了一套思想体系支撑。从赋灵的四创之地中,我们可以得到四个永生之源:永生之灵,三爱一体,可令世人殊途同归的家魂,成长的梦想。

不论是被动成长,使得人生一直琐碎,还是思考使得人生得以梳理,进而蜕变。我们都必须明白,时间要转换成我们对人生四维方向的靠近,是要离“永生之灵、三爱一体、殊途同归的家魂、成长的梦想”越来越近的,而不仅仅是肉眼可见的财富积累。不然,时间价值就太低了。随着年龄成长,没有距离这些更近的话,那一定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人生,是自己把自己给毁了。我们纵横对比现存的这几代人,可以看出很多人的认知里,都觉得世界不公,从年轻可以一直持续到40、50岁,并没有将时间转化为相应年龄的智慧。他们一直在等待适合他们这种碎片的人出现,而我在寻找“适合所有人或者一个人的全人生阶段”的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