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痊愈”了吗?心理问题的治疗,该不该强求症状完全消失?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8

案例简述:

恐惧症患者,是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害怕看见所有成对出现的事物,害怕黑,比如看到汽车车灯,人的眼睛,摆在一起的两只鞋子等等,同时也害怕听到任何跟犯罪相关的声音,比如害怕听到警笛声,连电视里出现此类的声音,都会让她心跳加速浑身冒汗,需要立刻逃离,这些恐惧的后果,会让她植物神经有强烈反应,出现头晕、反胃、出汗、无力等表现,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

咨询经过:

在出诊接待阶段,为女孩做了SCL-90测评,结果显示焦虑和恐怖都呈现较高的分值,根据女孩自己的评价,这种恐惧害怕的反应,如果按照从低到高的评分,可以达到90分以上。

接下来的治疗,应用了催眠疗法中的时间回溯、次人格整合技术、以及系统脱敏技术,在进行了一个疗程4次的治疗和巩固后,女孩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次做SCL-90测评,焦虑和恐惧分项的分值大幅度降低,从严重降低到一般,从女孩自己的评价和感受来看,此时的分值降低到30分。

根据女孩自己的描述,第一疗程结束后的效果,达到就是说有时候看到以前害怕的事物,听到那些曾经引起恐惧的声音,还是会想一下,也会产生一点点的焦虑和害怕,但这时的担心和害怕集中在担心自己会想以前一样失控,但是这种情绪很快就过去了,基本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会再陷入原先那种无法自控的恶性循环中去。

经验感想:

我把这个治疗效果反馈给家长,可是家长并不满意,他们希望我把孩子的症状完全根除,也即是说,希望孩子达到,完全的不担心不害怕的地步,我的回应是,心理问题的治疗,根据我的经验,没有必要也很难做到完全的根除症状的地步。我的的解释是这样的:

首先,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经年累月的问题累计在一起,才慢慢出现的现在的症状和后果,可以说有根深蒂固的深度,想要通过短期的治疗来完全把根拔掉,把枝枝岔岔清理干净,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任务,不是说不可能,而是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

其次,心理问题的症状反应,很多是潜意识的一种自我保护,比如说看到害怕的东西想要逃离,身体紧绷神经紧张,其实都是身体在提醒你,要注意哦这个危险,做好准备提高警惕,虽然这些植物神经的反应,给来访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但是最初,这些一定是出于一种保护的初衷,所以,如果想要这些保护性的反应也完全消失,其实对于当事人本身,也就等于是不再警惕失去保护的状态。

就像小孩子,他用手摸了开水,一定烫的很疼,下次他就知道要小心要远离,如果把他的警惕心完全去除,那他再次看到开水会无所畏惧的去触碰,难免再次被烫伤;当然,这就是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价问题,让反应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好,过激反应带来困扰,相应的来说,对危险毫无反应,或者警惕心太低也会带来风险;

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看,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许我们还不知道,但是当你拿走它的行为,潜意识会认为是一种失去,所以潜意识不会那么容易让你达到目的,出于他所认为正确的理由,也会让这种失去面临很多的阻碍的。就像减肥这件事情,很多人的肥胖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好,吃冷饮吹冷气过分暴露重要的穴位,身体就会寒湿,那么潜意识出于保护的目的,会想要这个人吃更多东西,好得到需要的热量,会命令身体储存更多的脂肪,以用来保温和获得需要的热量。

这个时候呢,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想要去除脂肪,而不去改变生活习惯,不去提高身体代谢,潜意识会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失去,所以,潜意识当然不会配合啦!即便段时间通过节食等方式去掉了一部分水分和脂肪,让你的体重减轻了,潜意识也会拼命帮你争取回来的哦!

最后我们回到前述的那个病例,我的经验是如果来访者治疗的结果,还存留一些症状和反应,但是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非常轻微,那不妨放在一边,不要管它,顺其自然,让自己放轻松,反而会降低高要求带来的焦虑反应,更加有助于来访者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