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医脾胃学家、湖南中医五老之一刘炳凡研究员调治脾胃独具特色,深得中医脾胃理论之奥义。刘老曾于《脾胃学真诠》自序云:“’治病”必须‘治人’,’治人’必须’重视脾胃’,因脾胃有如人体的’内燃机’,其功能所至,如纳化饮食、生会营卫、充五脏、实四肢、外关九窍、内养七神、固护卫表等,皆以脾胃之气为本。 余自入医林,潜心于脾胃之学,结合临证实践,垂六十年,得于心,应于手者在此,决疑难、起危笃者亦在此,反躬自问,获益殊深。” 笔者曾有幸随诊两年,录得其基本方:太子参、沙参、丹参、白术、茯苓、法夏、陈皮、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平时细细咀嚼,此方立意中和,兼顾补消、升降、润燥,与脾主运化,胃主腐熟,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等生理特点、病理变化丝丝入扣。笔者临床每遇疑似复杂难辨之症,以此方为主,随症加减,多获良效。特发表以供读者共享,且寄“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之情。 调治脾胃贵在“中和”,调养脾胃也是如此。针对损伤脾胃的三大病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他病传脾”,平时饮食均衡、适量、适时,情志宁静淡泊、乐观豁达,他病调治注意顾护脾胃,脾胃自然健康无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