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耶。 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弗能加也。昔者。殷王帝辛之世。有雀生大鸟于城隅焉。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殷国以亡。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福反为祸者也。又其先世殷太戊之时。道缺法邪。以致夭孽。桑谷生朝。七日大拱。太戊恐骇。侧身修行。三年之后。远方慕义。重译至者十有六国。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转为福者也。故失灾地妖。所以儆人主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也。灾妖不胜善政。梦怪不胜善行。能知此。至治之极也。明王达此也。” 哀公问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存亡祸福,确实由天命支配,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对吗?” 孔子回答说:“存亡祸福,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天上的反常现象和灾害、地上的怪异事情,并不能改变存亡祸福。从前殷商帝辛时期,有一个小鸟在城墙角生下一只大鸟,帝辛以为有雀鸟的德运相助,便不理国政,殷朝因此灭亡。这就是以人力违背天意,所以得到福瑞之兆后,最终却招致祸殃的实例。在纣王的祖先殷王太戊时期,社会道德衰败,国家法纪紊乱,以至出现物类反常现象。桑谷二树共生在朝堂上,到了第七天便有两手合拢那么粗大。太戊知道后十分恐惧,马上谨慎小心地修养自己的德行。三年之后,远方的国家仰慕殷朝的仁义,通过译使前来谒见的,就有十六个国家之多。这也是以人力扭转天意,虽然先得到灾祸之兆,最终却转变为福祉的实例。所以说,天降灾异,地生怪兆,是用来警告国君的;在半醒半睡之时梦见一些怪异的征兆,是上天用来警告臣子的。天灾与怪异的现象胜不过国家的善政;不好的梦兆胜不过人的善行。能明白这个道理,天下就能达到大治了,只有圣明的君王才可以实现这种境界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