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龙八部”本来指8位护法,金庸以此为小说名,有何深意?

 昵称66206798 2019-09-08

众所周知,《天龙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著名武侠小说,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了宋哲宗时期,描述了乱世时期众多武侠人物的爱恨情仇,全篇小说以“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为核心,描述了众多武侠人物的爱恨情仇。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金庸老先生为什么要以“天龙八部”作为这本小说的名字呢?难道说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吗?

这就要从“天龙八部”本身这个词的含义说起了。实际上“天龙八部”是佛教神明体系的一种体系划分,是指佛教的8位护法神,它们分别是诸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实际上,他们在佛教之中性格特征十分鲜明,比如阿修罗是护法神之中的战神,男性相貌都十分丑陋,而女性却显得异常端庄美观。黄金城一站hjc111cc

而金庸老先生使用“天龙八部”作为小说名字,其实一开始是想描写8位具有鲜明特色的性格人物,比如段誉、乔峰、虚竹、慕容复、鸠摩智、游坦之、丁春秋、段正淳这8个人,但是后来发现越写人物越多,因此实际上在“天龙八部”之中有名有姓的武侠人物远远超过了8个人。

而另一方面,金庸老先生在写“天龙八部”的时候,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深厚,不仅“天龙八部”这个书名来自于佛教,并且全文本身也处处透漏着佛教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有的故事情节甚至直接就是从佛理之中推衍出来的。而全书之中的各种“怨”和“仇”都是佛教三毒“贪嗔痴”的外在表现方式,它们最终成为了全书之中各种人物悲剧的外在根源。

因此实际上,“天龙八部”本身并不仅仅是暗中指书中个性最为鲜明的8个人物,实际上它还暗示着金庸老先生将佛教悲天悯人的思想贯穿到了整部小说的各处环节之中,通过对段誉、乔峰、虚竹三大主角人物悲剧命运的描述,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命运悲剧”的内在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